1984年4月,春光明媚,和风畅暖,周总理的弟弟周恩寿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来中南海西花厅探望嫂子邓颖超。
由于周总理在八年前就已经逝世,他和邓颖超也没有孩子,这时常会让忙于工作的邓颖超感到孤独,因此周恩寿一家的到来,让邓颖超感到非常高兴。
在交谈之中,周恩寿不由得想起了在十年浩劫时所经历的不公平待遇,酒足饭饱之后不禁向嫂子大吐苦水,说到最后竟委屈的哭了起来。
谁知,邓颖超在听到了他的倾诉后,竟然叹气道:
“不光是你,今天我也要好好说说我的委屈……”
语出惊人,周恩寿一家在听到邓颖超的话后,联想起已经去世的周总理,都默默的流下了泪水。
邓颖超到底有何委屈?而这些委屈又与周总理有何关系呢?
调低工资、坚决不让她进入中央政府
“作为一名革命家的妻子,可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作为一位革命领袖的妻子,那就更难了。”
“尤其是作周总理的妻子,简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早在很久之前,邓颖超就发出过这样的调侃,来表明她和周总理的关系,从她的话语中可以听出,周总理常常“压”她一头,她也因此经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担任了国务院的总理,邓颖超也担任了全国妇联的副主席,按照当时的工资级别,周总理享受二级工资,而作为副部长级别的邓颖超,理应享受四级工资。
然而,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上班也不是非常规律,邓颖超便主动要求将自己的工资等级降低一级,改为五级工资。
可谁知,当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又自作主张将她的工资等级又降低了一级,改为六级工资。
面对周总理的坚持,邓颖超没有说什么,只得选择了接受。但其实,这样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就连邓颖超的工作安排,背后也受到了周总理的“操控”。
早在1949年中央政府组建的时候,由于办事精细又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周总理被中央委派牵头负责安排工作的事宜。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周总理的反复斟酌考虑,不断平衡协调下,很多民主党派领导人和爱国进步人士都被安排到了合适的部门。
例如傅作义,在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虽然在国民党阵营,但为了保护北平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古都的历史文物免遭战火的侵袭,他选择了和平解放北平。
基于他做出的特殊贡献,周总理在组建中央政府时,了解到他在水利上有所涉猎,便提名由他担任水利部的部长,还安排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作为副部长来配合傅作义的工作。
不同于傅作义,周总理在劝说黄炎培出任轻工业部的部长时,可谓是大费周折。
原来黄炎培一生淡泊名利,并无意进入政府工作,周总理便多次上门拜访,经过很长时间的恳谈,黄炎培才答应“出山”。
但其实不仅仅是对傅作义和黄炎培,力劝白崇禧投诚的李书诚、冯玉祥的妻子李德全等很多的起义将领或者是有才之士,都被周总理安排到了合适的岗位上,有些甚至官至正部级别。
但却有这样一个人,不论是阅历还是对党的贡献上,都堪当重任,可周总理却没有将她安排进中央政府,甚至还在其后极力的“打压”职位,而这个人正是他的妻子-邓颖超。
按理来说,邓颖超是很有资格进入中央政府的,早在四五运动的时候,年仅15岁邓颖超就在天津组织了爱国学生运动。
1924年,她就加入到了共青团的队伍里,不到一年的工夫,邓颖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在1934年的时候,她更是以多病之躯参加了长征,并担任了中央机要科科长等重要的职务,为红军长征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精力。
抗日战争开始后,她奔走于武汉、重庆等地,为我党的统一战线和妇女解放工作忙碌。等到解放战争时,她也没能闲下来,而是转头又以中共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民主和和平而不懈奋斗着。
可以说,凭着邓颖超在革命中立下的丰功伟绩,她是有能力和资格在中央政府中担任职务的,然而,周总理却没有为她安排职务,这就引起了当时一些人的“不满”。
其中,张治中将军就曾和周总理发过“牢骚”:“总理,你给别人安排职务都十分的周到,怎么唯独落下了颖超同志呢?”
面对张治中的好心“责问”,周总理笑着回答:“这可是我们党内自己的事儿,您可不要跟着瞎操心了。”
眼见周总理这样回答,张治中将军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可是,张治中将军好“打发”,但有些党内的同志提出意见,周总理就不那么好“应付”了,江鲜云同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江鲜云和周总理、邓颖超私交很好,当她听说了周总理并没有在中央政府里为邓颖超安排职务时,便气呼呼的找周总理“质问”:
“周总理,您一直教导我们要讲究男女平等,不能搞性别歧视,那怎么就不给邓大姐一个官当当?我认为以邓大姐的才干,当个部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周总理听到她的话,笑着摇摇头,语重心长的回答道:
“小江同志,我完全赞成你说的话,但我不能那样做。如果让你邓大姐担任部长,那么她在做出任何决策的时候,别人都可能以为是我在背后指使的,不仅影响不好,还会导致决策变了味道,这样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到了最后,他甚至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担任国务院的总理,那我就绝不会让你邓大姐进入到政府里边工作的。”
周总理的话带有深意,江鲜云也明白了总理的良苦用心,而在其后的岁月里,周总理一直贯彻落实了这一原则,在他担任总理的时间里,邓颖超一直扎根在妇联,为妇女工作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
邓颖超的“委屈”
1984年4月的一天,这天春光明媚,周总理的弟弟周恩寿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来到中南海西花厅,探望嫂子邓颖超。
在交谈之中,周恩寿向嫂子倾诉了自己在十年浩劫期间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他也因此感到十分委屈。谁知,邓颖超在听到了他的倾诉后,竟回应道:
“不光是你,今天我也要好好说说我的委屈,你们作为总理的亲戚,不仅没有享受到一丁点的好处,甚至还处处受到责难,是不是非常的委屈?”
“事实上,我作为总理的妻子,我的委屈更大,中央老早就让我担任副委员长了,可恩来却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我也是等他去世之后才知道的。”
原来,在1974年准备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中央就有意向给邓颖超安排一个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职务,这个意见一经会上研究,就被中央政治局全票通过,甚至就连毛主席,也专门就这个事情写过一份手令。
然而,这件事情最终却被周总理一笔带过,甚至连毛主席的手令也被他藏进了自己办公桌的抽屉里,因此,邓颖超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一直等到1976年周总理去世之后,工作人员在收拾他的办公室时,才发现了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封手令存在。
后来,直到第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时候,她才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自此之后,她才开始在很多重要岗位上任职。
“如果你哥哥知道的话,他是一定不会同意由我来担任的。”对周总理了解颇深的邓颖超这样说道。
一旁的周恩寿仔细的听着,在这些话语中,他也逐渐明白嫂子并不是在借此向他发牢骚,而是通过用自身的故事向他阐述事实,从而获得他的理解。
他的哥哥身为一个国家的总理,严格对内,宽以对外,是因为他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国家和事业中,而这正是他一直坚持的操守和底线。
听了嫂子的话,周恩寿最终也明白了哥哥的良苦用心,想到周总理为了国家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周恩寿留下了惭愧的泪水。
邓颖超之所以以自己为例,也正是因为她了解她的丈夫,而这种默契从最初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时候,就已经培养出来了。
周总理夫妇的传奇爱情
早在1919年时,周总理和邓颖超就都在天津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特别是邓颖超,因为她在很小的时候便经历过非常苦难的生活,因此她在进步学生的运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
虽然个子小,身材也比较单薄,但是由于怀着对西方列强欺凌和当局软弱的极度不满,因此,每每有演讲活动,一定少不了邓颖超的身影,也就在那个时候,这个瘦小的身影就在周总理的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不过,当时两人之间还没有产生爱情,而是类似于一种为共同目标而一起奋斗的同志之情。
不久之后,为了探寻革命的真理,周总理只身前往法国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而邓颖超则在师大附小担任教员。
远隔重洋,周总理的脑海中却时常闪过邓颖超那道瘦小但十分坚强的身影。
在异国他乡,夜深人静之时,他总是在提笔之时想把在法国的经历告诉邓颖超,于是一封封鸿雁传书递送到邓颖超的手中,开始两人沟通的还是关于对革命、真理的讨论。
可随着了解的深入,周总理的心中也逐渐有了清晰的认知,他已经对邓颖超有了男女之情,随后他将一张印有德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合照的明信片寄给了邓颖超。
而背后镌刻的一行字却让邓颖超红了眼眶:“希望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走上断头台!”
周总理虽然没有直言情爱,但邓颖超明白了背后的深意。在周总理回国后,两人在广州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正式结成了革命伴侣。
但是,婚后他们的生活更忙了,作为共产党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拼命工作,虽然聚少离多,但他们的感情却没有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变淡,反而越发的缱绻情深了。
如果说他们两人之间有什么遗憾,那大概就是没有孩子吧。邓颖超曾先后怀孕过两次,第一次怀孕因为担心会让周总理分心烦忧她的身体,邓颖超便狠心打掉了孩子。
事后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次对邓颖超发了火,但却不是因为邓颖超私自打掉孩子,而是他担心这会影响到她的身体。
而第二次怀孕时,正处于红军长征时期,由于胎儿过大,导致生产过程中遭遇了难产,最终孩子没能生下来,她的身体也受到了巨大伤害,从此无法生育。
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能减低周总理对邓颖超的爱意,邓颖超不能生育,两人就收留了很多革命烈士的孩子,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而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也都扎根在基层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76年,周总理在离世之前,曾经留下了希望将自己火化的遗愿,希望能将自己的骨灰撒向他所热爱的祖国。
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件事,认为应该为他修建一座纪念馆来供后人瞻仰。
但深知自己丈夫性格的邓颖超,此时却表示要坚持完成他的意愿,最终,在她的坚持之下,周总理的骨灰被撒到了海河等4个地方。
而邓颖超仅仅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骨灰盒以视怀念。
“情长纸短,吻你万千”。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也离开了人间,她离世前,也嘱咐后人将自己的骨灰撒到曾经抛洒丈夫骨灰的同一个地方,生前曾是夫妻,死后也要团聚。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
周总理夫妇用自己大公无私又幸福甜美的爱情启迪我们,而我们也必将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将他们身上的良好品德延续下去。
看完周总理夫妇的故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