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迷雾,诉说天下故事,探索背后真相,为您全面地了解历史,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提供启发性的知识和精神力量!
—— 《 否哈 • Fouha 》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In 1981, A Teacher In Inner Mongolia Spent Half Of His Salary To Buy Shoes For His Students. 26 Years Later, He Gave The Teacher A Flat

2023-05-29 16:4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不要你的房。”张秀荣着急地说道!

2006年,完成本硕连读后又成为博士的农村男孩陈志德,正式踏入社会参加工作。那时他虽有高薪,但平时依旧很少花钱。他将积攒下的工资全拿出来,给初中老师买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这个惊人的举动吓坏了老师张秀荣。陈志德为什么要给老师买房,他和老师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北方有一八口家,家中幼儿似年华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陈志德,在他上初三的那年,班里突然转来一位女教师名叫张秀荣。他们的故事还得从内蒙古武川县小学初中部开始讲起。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县宜家沟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并没有全面实现脱贫,因此当时不少家庭生活都比较艰苦。而陈志德的父母却显得格外特殊,他们不仅是村中最为普通的一对村民,他们还连续生下了6个孩子。

由于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这一家八口人身体都不算太好。尤其是陈志德的母亲,常年来总是咳嗽。但从土地里出生的孩子,也许一生的故事都要和土地相关。陈志德的父母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农地里干活。不过好在他们生活虽艰苦,可仍知道子女不能重走自己的老路,因此两人说什么都决定要将6个孩子全部送去学校接受教育。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陈志德在家排行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下面是四个妹妹。在读初二之前,陈志德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还要帮助父母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家务。比如说做饭和洗衣服、带着妹妹们出去玩耍...这些责任都扛在了陈志德的身上。

可想要读书在那时也只是一个奢求,母亲的一场大病再次耗尽了家中为数不多的存款。这样的条件没有能力再允许每个子女都能上得起学。父母和长兄在商量下,决定将老二送去学校。陈志德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自小学起他的成绩就一直在年级里保持前几名。到了要上初中时,父母又说:即便后面的日子再难,也要咬咬牙把老二送去县里的小学初中部就读。

因受大环境影响,那时真正初中毕业或计划读高中、努力上大学的人真是寥寥无几。那个年代的更多孩子得考虑经济问题,他们迫于生计只能辍学。所以相对比农村,县里的初中和高中生人数更多。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也正是在这时,一位叫做张秀荣的女老师走进了陈志德的生活里。

1978年,张老师31岁。原本她在家乡附近的地方学校当了几年小学老师,后因表现优异被教育部调到武川县里的小学初中部担任初三班主任。而她所任教的班里就刚好有学生陈志德,张老师对班里孩子们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困苦,他们大多都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几乎不存在逃课或上学时不专注的现象。

但在众多孩子中,张老师偏偏对陈志德印象深刻。

在老师的记忆里,陈志德是个学习领悟能力较强,但不好交流的孩子。陈志德即便有学习上的问题,他也很少开口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时间一长,张老师便觉得这个孩子有些自卑。但她并没有贸然上前与陈志德交流,而是先花了一点时间去观察陈志德在班里和生活中的表现。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小小的纪的陈志德常年穿着满身补丁的衣服,因学校位于县里,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居住地都离学校很近。但陈志德每天却得从位于农村的家里,徒步走到学校。可能公鸡打鸣是他的闹钟,清晨刚刚升起的太阳是他的同伴。张老师发现陈志德的老家虽离学校很远,他也没条件在校留宿,但依然能够做到总是全班第1个到校。

张老师先是感动,然后是心疼。她一直在尽可能的帮助全班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那时她虽已为人父母,有自己的个人生活,但依然会抽出业余时间帮助班里同学免费办补习班。他们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一同攻克学习中产生的难题。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张老师希望用这融洽的氛围,能让让陈志德这样的学生可以在与人交流的同时,慢慢的改善自卑的心理。但这个男孩同样还是我行我素,也许自卑的性格已在陈志德的心里根深蒂固,他很难真正打开心门与人交友。所以当张老师发现陈志德依旧一个人独处,哪怕是同桌,他也不热爱说话后。张老师便决定主动带着陈志德做游戏,积极的与同学们在课后探讨学习问题。

结合心理教育后,张老师慢慢发现陈志德并非不喜欢讲话,而是他缺乏心理疏导。最终在张老师的帮助下,陈志德也终于变得热情外向了起来。他从女同学那学会了跳绳,也从男同学那学会了如何扎竹蜻蜓。

陈志德的学习生活终于有所改善,可在初三下半学期时,张老师又却突然发现向来都是三好学生的陈志德,突然翘课了。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穷苦男儿早当家,无法高考是伤疤

连续两天没有来校上课的陈志德竟没向任何人打声招呼,作为班主任的张老师,第一反应是这孩子的家里可能出了问题。

于是张秀荣便决定独自一路打探,来到学生陈志德的家中。她想看看这孩子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果不其然,一切真如张老师所料,陈母再次突发重病。家里一共是8口人,经济压力顿时全都扛在了陈父一人肩上。可陈父一生都耕作于农田,年收入不过4位数,想要养活一家人实在是太难了。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陈志德正是这般。他自小性格虽内向,但却十分懂事。因此在这个紧要关头,陈志德一心想要帮助父亲分担点压力,他便告诉家里人,学校这时正在放假,因此可以在家中逗留几天。

得知真相的张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当她找到陈志德家中时,经邻居介绍才发现本应该准备中考的陈志德还在农田里忙活着。张老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自己究竟是该批评陈志德不务正业,还是该夸赞这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呢?

直到陈志德忙完转身才看到了老师,而他不知道的是张老师已经在他身后站了好一会儿。而张秀荣还是装出了一脸惊讶表情,她先是夸赞了陈志德,随后又说道:“想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心是好的,但还是得接受教育,好好学习未来才能有出路。”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真相被捅破后,陈父也终于知道儿子的不容易。很快,陈志德便跟在张老师的身后回了学校。自那时起陈志德更加刻苦,张老师将他带回了家中,与她的孩子们住在了一起,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辅导。

当中考的成绩公布时,陈志德不出意料地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按照那时所有人的预想,如果不出意外他可以上一个较好的大学,未来一片光明。可中考的难关陈志德虽已迈过去,等待着他的第2个大卡,又再次绊倒了这个穷苦的孩子。

1981年,正在高三的陈志德突然收到家中消息,说父亲因长期劳累身子骨被累垮,只能躺在病榻上,一家生计再无着落。陈志德常年来能拿到学校助学金,他偶尔也会捡瓶子卖破烂,但收入微薄。虽说那时他不需再向家中要钱,可当父母病重时,年幼的他也无力承担医疗费,更没办法养育下面的4个妹妹。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内心过于焦虑的陈志德再也无心专注于学习,哪怕临近高考,但他在各项考试中的成绩起伏不定。这时没了张秀荣这样贴心的老师在身边,他能自己缓解内心的压力吗?心烦意乱的陈志德又一次陷入了纠结中,他知道高考十分重要,但心念家庭的他又无心学习。因此,陈志德再次产生了要回家种地,扛起家庭重担的想法。

不过,这时奇迹又出现了。

张秀荣本是陈志德的初三班主任,可常年来一直关注学生成长信息的张老师,也从未忘记陈志德。老师算着这孩子即将高考,便包了顿饺子打算去找陈志德。不料这一趟,却让张老师知道了陈志德的内心杂念。

又是一顿苦口婆心,张老师第二次将陈志德拉回了学校,并鼓励他将心思放在学习上,要稳住成绩专心应付高考。1981年的夏天,同一届的高三毕业生都沉浸在放假的喜悦中,陈志德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他捧回了长春地质学院送来的录取通知书,而在收获喜悦的同时,陈志德第一时间奔跑在了微风中,用双腿迈出了愉悦的步伐,他气喘吁吁的赶到了张秀荣老师的家中,将自己考上高校的好消息分享给对他有着诸多帮助的恩人。

张老师甚是欣慰,可她并没有过度表述陈志德的不容易,而是非常细心地发现陈志德的脚下还穿着一双充满了补丁的旧棉鞋。其实这双鞋子在张老师的印象中非常深刻,自打她最开始关注陈志德的时候,这个孩子的身上就没有一处没有补丁的。

万分感动的张老师在陈志德回家后,给他写了一封鼓励的信。老师除了对陈志德表达祝福和勉励外,还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这是1981年的20块纸币,信中老师还再三叮嘱,让陈志德一定要买双好鞋,去了大城市在学校里也要艰苦读书。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园丁能够竭心力,学子将恩放心里

陈志德收到老师的礼物后内心很是动容,他不知道该怎么做,要知道20元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差不多是一位教师足足半个月的工资,拿了钱他会有所愧疚,可如果不收下,或许又会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好心。陈志德最终决定收下钱财,并到市集上买了双价值不超过两块钱的棉鞋。之后他又将剩余的现金全给老师寄了回去,也许在他的心中这份恩情已经比钱财更加昂贵。

受到勉励后的陈志德扬帆起航,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他不仅勤工俭学,还能保持一直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此后他本硕连读还考到了博士,2006年他学业有成,初次踏入社会便收到了多家国企抛来的橄榄枝。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陈志德有了高薪工作,但他艰苦和节俭的性格却成为了习惯再也改不掉。这些年来他将积攒下来的工资先是寄回了家里,给妹妹们上学,还也曾将母亲接到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治疗。但他的心中仍有两个亏欠,一是父亲在自己大一时因病匆匆离世;二是他不知该如何感恩,曾两度将自己拉回学校的张老师。

2006年春节陈志德随母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同时他还参加了初中同学聚会。经人说起,他才发现原来张老师居住的地方十分拥挤。再加上年轻时老师曾做过不少体力活,年老后各关节一到下雨天就会疼痛。

陈志德像是心疼母亲一般,一直在外到处为张老师寻医问药。他时常会给老师寄去各种快递,还额外托人打听哪里有适合养老、环境良好、适合退休老师居住的房屋。半年过后,陈志德再次约老同学聚会,并把地点都约在了张老师的家中。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由于大家都给老师带来了不同的礼物,所以当张秀荣收到陈志德精心为她准备的房产证时,老师以为只是寻常物件便匆匆收下,但事后她却得知这是学生给自己准备好的房子。

礼物如此贵重,张秀荣竟有些着急。她想赶紧联系上陈志德,把房子退回去,还在电话那头再三重复说:你们的好意老师心领了,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肯定是不能收的。

这时陈志德反倒心里不好受了,他反复劝说张老师,说起当年的故事时竟有些哽咽。“当初若不是您两次拉我回学校,或许真的就没有现在的我了。”在众人的一再劝说下,张秀荣也终于将房本收回。多年后张老师的爱人病逝,陈志德再次出现在恩人身边。他说:“我母亲的身体也不好,老师搬来我这边,我把您当妈养。”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你看,当老师对学生尽心竭力,未来学生也将知恩图报。故事中的美好,其实离现实并不遥远。因为恩情需要传承,人心需要感悟。在当代社会中,师生关系处理并不恰当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河南某三中的刘老师在家给学生们上网课时,多次受到几名小混蛋的网络暴力,并无法通过个人力量解决,最终酿成大错。

10月28日,刘老师在直播上课时竟突然出现一段音乐。视频中央还连续出现刷屏信息,说:“我是梦泪感谢发来的会议号!”此后频频爆粗口的字幕更是络绎不绝,气愤至极的刘老师对此无可奈何,网课也只能被中途停止。学生们连续刷着弹幕,说这位老师不负责还和大家玩起了失踪,毫无度量。

但事实真相却是,家人在发现刘老师突发重病,后将其送去医院经医生诊断,刘老师因心肌梗塞匆匆离世。女儿查询母亲电脑信息,才发现刘老师被网暴后离世的真相。

1981年,内蒙古教师花一半工资给学生买鞋,26年后他送老师一套房

两则故事经过对比后,人们不由地感慨:现代社会并不缺好老师,但过于骄纵的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多。不是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陈志德那样朴素且上进的孩子,也不是每位老师都有可能树立起张秀荣一般的品质。

由此可见,和谐生活需你我共同携手打造。师生间的美好画卷,也不该单单只靠一人来书写。希望通过张秀荣老师的故事,能够让知恩图报的风气传进更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