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1年监狱看管人员向毛主席身边的警卫长递来一封信,这封信内容复杂让警卫员左右为难。最后,他还是选择战战兢兢的将这封信递给毛主席,却没有迎来批评,只听到伟人一声沉重的叹息。
只见毛主席站在铺满月色的窗前,神情凝重,随后他大步流星的走到书桌前,洋洋洒洒的挥墨批示一句话,让警卫员大吃一惊。
是谁在狱中还能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又批示了什么让警卫员如此吃惊呢?
政情交错 形势复杂
1971年9月的北京已是深秋,夜晚秋风萧瑟,不免心生悲凉。躺在看守所破旧硬板床的黄永胜怎么也想不通,几天前他还是威风八面的上将,一言九鼎,浩气凛然,如今却沦为阶下囚。
前后对比的落差让黄永胜忍不住掩面流涕,他不禁感慨着:“林总啊林总,你走了也要把你的老部下带走吗?”
自六十年代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很多有心之人趁虚而入,为了能够在中央政治局独揽大权,扛着红旗反红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江青集团、林彪集团,其中林彪最为突出。他本是毛主席最为器重的接班人,又是国家的副主席,前途无量。
但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推进,毛主席想要取消主席的位置,却遭到了林彪的极力反对。林彪野心勃勃,蓄势待发,怎么可能任由毛主席取消主席之位?
跟随林彪身后的老部下,如黄永胜等人也随着林彪地位提升水涨船高,自然也不同意毛主席取消主席之位。长久以来政治高压下以及事态多变,林彪竟然产生了以绝后患的想法。
他联系自己的儿子林立果,在毛主席南下阶段,想要趁机实施阴谋手段。他们在毛主席的专用列车上埋上了炸弹,甚至启动了军机,企图造成混乱,掩人耳目。
好在毛主席不仅是中央的领导,更是人民的领袖。他们的阴谋被人民戳破,有人不顾生命危险前来通风报信,毛主席这才躲过一劫。
眼见伟人即将返京,林彪生怕秋后算账,于是在妻子、儿子以及亲信的掩护下,匆匆逃离了北京。打算乘坐飞机经过蒙古,抵达苏联,不曾想在经过蒙古时飞机坠毁,机毁人亡。
富贵迷人眼,又如浮云,只是眨眼间便烟消云散。这件事的过程有没有林彪这些老部下参与,不得而知。毛主席知道情况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希望这些老部下能够自首,于是给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反省。
彼时黄永胜得知情况后瑟瑟发抖,林彪叛逃他的确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听着收音机里的播报声,黄永胜拍着桌子怒斥道:“你跑什么跑!要害死多少人!”
谁都知道他黄永胜从年少时便追随林彪,如今更是林彪身边的得力助手。政治错综复杂,他也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多少人要等着落井下石,想到这里黄永胜便心惊不已。
此时黄永胜并没有认识到错误,也没有意识到其性质的严重性,还将此类行为归于政治斗争的阴谋论。为了明哲保身,他思虑再三,决定把以前与林彪的通信、文件全部烧掉,以此撇清身份。
但黄永胜太天真了,他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累累罪行很难让他从这起复杂的案情中全身而退。果不其然,半个月后黄永胜接到中央的电话,通知他前去开会。
此时黄永胜惴惴不安,他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可以撇清关系便能逃脱一劫。可前脚刚踏入黑漆漆的大会堂,后脚就听到窜动的脚步声。
黄永胜长期打仗,他有着比常人更高的警觉性。这股动静让他意识到此地有埋伏,转身就要跑,黑暗里即刻窜出来几名战士将他扑倒在地。黄永胜吓得大喊道:“我是冤枉的!不要抓我,我是冤枉的!”
但他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随后周总理等人走了出来,严肃的宣判黄永胜等人的命运。至此,黄永胜被关押进了看守所,无奈的等待着他的命运。在被关押的岁月里,黄永胜无数次的懊恼林彪叛逃,又无数次的不甘自己沦为阶下囚。
眼见看管人员冷眼相待,身为上将的黄永胜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日他敲着铁门,执意要看守人员送来纸笔。
“你要纸笔干什么?”
“我要给毛主席写信!”黄永胜理直气壮的大喊道,这让看守人员匪夷所思:“毛主席会看你的信吗?”
“他一定会看的,你只管拿纸笔!”
不甘心的黄永胜会写什么呢?他又要迎来怎样的命运呢?
年少有为 杰出英才
看管人员拿着黄永胜写好的信,将信将疑的递给了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并说明了这封信来自黄永胜。警卫员同样满腹狐疑的将这封信交给了毛主席,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毛主席不仅读完了黄永胜的信,甚至还认真做了批示。
信中内容,是黄永胜历数自己曾经的革命经历、为新中国所做的贡献,如今却夜不能寐,食不果腹,他认为自己是冤枉的,这种生活也是极度不公平的。毛主席对此只洋洋洒洒的写了九个字:“有资格吃好,应该吃好!”
这九个字让身边的警卫员大吃一惊,在他们眼中黄永胜这是惺惺作态,为何毛主席对黄永胜还颇为照顾呢?
岂料毛主席面容上浮现出悲凉的神色:“那是你们不知道,他曾经做了多少贡献。”
1910年黄永胜出生于湖北咸宁,因为是穷苦孩子出身,他深知被压迫的惨痛。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他便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接着跟随部队来到了井冈山。
在这个过程里他作战骁勇,且无惧无畏,让毛主席颇为欣赏。在苏区时期,国民党对苏区时常发动围剿战争。黄永胜在数次反围剿的斗争中总能屡建奇功,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军师长。
后来队伍里的重要人物郭炳生认为革命前景不容乐观,逐渐对红军产生了消极抵触的情绪。尤其是对比国民党部队吃香的喝辣的情景,让郭炳生极为艳羡。于是趁着大部队不注意的时候,郭炳生带着两个团的兵力叛逃离军,前去投敌。
黄永胜第一个发现了郭炳生的叛逃行径,他当机立断,先是让人通知领导,随后他不顾危险,带着仅剩的部队前去追击。
郭炳生见黄永胜追来,吓得抬枪就打,黄永胜巧用谋略,劝说郭炳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知道你过不下去这样的生活,离开是正常的事情。但你不能带着我们的同志去敌营,难道你想在未来将子弹打到曾经的战友身上吗?”
这句话让郭炳生犹豫了一番,最后竟然同意黄永胜的条件,愿意跟着郭炳生的便离开红军,不愿意的就跟着黄永胜回去。
于是黄永胜带着两个团的人马回归到部队,毛主席得知后大为赞赏黄永胜的谋略,为他做了嘉奖。
也正是因为黄永胜有勇有谋的性格,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时候黄永胜担任了八路军主力团团长之一,不仅在前线奋勇杀敌,同时在后方建立根据地。
他深知发动群众的作用,于是黄永胜不辞辛苦,走入群众,让战士们卸甲帮助人民耕田,建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在黄永胜的领导下,人民自发加入了抗日的队伍,为抗日力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永胜被中央派到东北,也是因为这个契机,黄永胜与林彪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黄永胜几乎是亦步亦趋的跟随着林彪,在林彪的带领下,他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战役,一路高歌猛进,直抵祖国南端。
在桂林时,黄永胜更是势如破竹,将桂系军阀及国民党残部扫清殆尽。此时的黄永胜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将军,这让毛主席对他很欣慰。
伟人几乎是亲眼见证了黄永胜从毛头小子到显赫将军的的成长,同时,他也担忧黄永胜的性格。因为他好强争胜,且行事冲动,突发意外的时候黄永胜虽然敢于冲到前线,但若是有什么不满他却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总是火冒三丈。
不出毛主席所料,成也萧何败萧何,黄永胜的性格成就了自己,却也害了自己。
一己喜恶 自断前程
黄永胜虽然作战骁勇,能打胜仗,可他的性格却没有将军元帅之风。一是过于争强好胜,二是过于随喜好下决断。如果不是在组织内部不断教化,黄永胜必然也如那些旧式军阀一样,肆意妄为。
红军时期他的性格缺陷表现的就十分明显,那时候部队还没来得及整肃,他便独断专行,稍有不满便责难士兵。土地革命时,他为了震慑地主,竟然直接烧了地主的房子。
地主同样也有成分、也有阶级,即便是大地主,若是没有戕害农民的行径也是可以给予机会进行改造。但黄永胜却囫囵吞枣,一杆子打死所有人,使得红军的信誉大减。为此黄永胜屡遭惩罚,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行军打仗方面,黄永胜也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邓华,黄永胜对此人极为不服。邓华出身书香世家,斯文儒雅,与黄永胜截然相反。他擅长包围战,黄永胜喜欢突袭、奇袭的运动战,因此黄永胜认为邓华的作战能力不如自己。
两个人在部队里时常因为决策发生冲突,他总认为邓华仗着比自己的职位高一级便压着自己,让他感到不公平。
于是在一次矛盾争执中,黄永胜竟然私自带着两个连离开了大部队,执意要去最危险的晋东南地区打游击战。
聂荣臻元帅知道此事后,气愤不已的找到黄永胜,刚想狠狠的批评一番,岂料黄永胜却递来资料,聂荣臻翻开一看,发现当时跟随黄永胜离开的只有三百多人,如今竟然涨到了六百多人。
这让聂荣臻一时挂不住脸,黄永胜沾沾自喜的说道:“我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你看,没有任何伤亡,还有发展。”
聂荣臻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只能草草作罢。但事后仍是让黄永胜自我检讨了一番,但当时为了大局考虑,聂荣臻等人并没有对黄永胜及时纠正错误。虽然黄永胜总能灵活多变,又能及时调整策略,但是他的好胜与冲动,也就此深深的烙印在他的性格里。
建国后,因为他好胜的性格,不知不觉伤害了很多人,随后在1971年反动分子的阴谋暴露后,黄永胜也迎来了他阶下囚的结局。
1973年黄永胜接受了审判,知道自己将要入狱18年、并撤销所有职务后,他坦然接受了这个结局。个人的罪行并没有牵连到自己的子女,这是黄永胜唯一欣慰的一件事。
此后他在监狱里痛定思痛,不断学习毛主席的思想,逐渐认识到他性格的缺陷,以及曾经犯下的错误。好在有毛主席的照拂,黄永胜在监狱的生活算是十分优渥,直到晚年的时候,他被查出了癌症,中央立即批示将他保外送医。
黄永胜躺在病床上回忆一生,大起大落,没有任何遗憾。但他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再次穿上军装,于是在青岛休养的时候,他握着儿子的双手,红着眼眶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我是军人,不管我是什么身份,我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人,所以,我还想再穿一次军装。”
在黄永胜的请求下,儿子为他穿上了曾经的军装,看着熟悉的制式和颜色,黄永胜喜不自胜。那一晚他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过。
黄永胜一生峥嵘,晚年结局也不算落魄,但如果他能够及时收敛性格,识大体认大局,必然会有更光明的未来。我们也以此为戒,不能过于个人主义,才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对于黄永胜的峥嵘一生,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皆为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和当时的情景合理设计的,不可作为参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