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邓小平在审阅文件时发现,重庆市公安局拘留了一位名叫李杜的人,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后,邓小平当即翻看了他的身份信息,发现果然是自己认识的那位将军。
于是,邓小平紧急发布命令,要求立即释放李杜,并亲自赶赴公安局,向这位国民党将领道歉,这个惊动了邓小平的国民党上将究竟是谁,为何连身为对立方的共产党高层都对他十分尊敬?
青年入伍 护国守土
1880年,李杜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的义县。当时,清朝处于外忧内患之中,外有洋人侵略,内有各路能人志士纷纷起义,整个国家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倾塌。
李杜从小就厌恶洋人趾高气扬的嚣张气焰。尤其是俄军进驻东北时,对当地百姓烧杀抢掠,坏事做绝。手无兵械的普通百姓只能引颈待戮,成为砧板上的鱼肉,种种惨状让人不忍回首。
为了将这些外敌赶出中国,20岁那年,他加入了清军,拿起枪支和大刀,保护自己,保卫身边的父老乡亲。
几年后,李杜深感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便刻苦学习,考上了东北讲武堂,在里面学习了先进的军事战略以及各种前沿理论知识。
了解了世界的格局与变化后,李杜初步确立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他认识到,清王朝是落后和腐朽的,中华大地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让国人焕发出新的热望与生机。
很快,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辛亥革命爆发。李杜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立即响应号召,剪掉头上的辫子。
与此同时,他还带领手下的兵士,和那些顽固分子作战,保护投身于革命的人。若非路途太过遥远,李杜甚至想前往广东,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三民主义”奋斗终身。
1918年,李杜加入张作霖麾下的奉军,并担任总司令部第四运送大队大队长。此后,他一直在奉军中任职。
由于李杜军事才能突出,又有着一腔热血,敢打敢拼,很快在众军官中脱颖而出,一路青云直上,从连长到师长,再到东北自卫军总司令,权倾一方。
直到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李杜的人生轨迹,让他不得不飘零异乡十数载。
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发难,以莫须有的理由炮轰沈阳,进而侵占整个东北地区。
当时,李杜的威名已经初露头角,在东北地区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为了更加顺利地占领东北,日军向李杜抛出了橄榄枝。
并表示,只要李杜愿意投降,不仅可以继续当他的总司令,还能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和日军共治天下。
这样的诱惑,很难有人抵挡得住,此后数量高达两百多万人的日伪军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但是,身为忠肝义胆的爱国将领,李杜从小就发誓要杀尽外敌。
这种所谓的荣华富贵,无疑是对他的羞辱,面对汉奸的劝降,李杜断然拒绝,并斩钉截铁地表示,一定会与这些日本鬼子战斗至死。
招降失败后,日军撕掉伪善的面具,立即组织人马对李杜所在的地区发起进攻。李杜不甘示弱,同样也率领部队,反击关东军,力图扭转局势,保护当地百姓,取得一线生机。
然而,无论是装备器械还是后勤补给上,关东军都比奉军强一大截。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李杜率领的自卫军很快就被打散,失去了战斗力。
如果非要上去硬碰硬,后果显而易见,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为了保留战斗火种,李杜选择了先行忍耐,撤退到哈尔滨,积蓄力量后再反抗日军。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东三省的百姓从此沦为二等公民,在日本人的奴役下苟延残喘。很多能人志士不愿屈从,愤然离去。
李杜的友人也劝告他,现在的东北大势已去,已经是日本人的天下了,拼死抵抗是没有希望的,不如去外面寻条生路。
但是,李杜却没有听从友人的建议,他的手上还有兵马,他还不想放弃。没过多久,由伪军带路,日本关东军直扑哈尔滨,准备一举击溃李杜所在的部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李杜没有惊慌,而是冷静地布置战术。经过一番缠斗,李杜凭借地形优势,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成功守住了哈尔滨。
此前不可一世的关东军,竟也有如此狼狈的时候,这一战让很多东北人狠狠地吐了一口恶气。李杜也凭此战名声大振,战功赫赫,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抗日英雄。
并被一致推举为吉林自卫军总司令。人们希望他带领大家继续取得胜利,直到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遂人愿。
抗日杀敌 刚正忠义
进攻哈尔滨失利后,关东军大为震怒,将李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定下大力气将其拔出,以免影响布局东北的计划。
为了确保战斗胜利,关东军调集了大量兵力,陈列于哈尔滨城外,一方面切断城内军队的补给线,一方面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用车轮战的方式消耗对方。
这一招非常简单粗暴,但很有效果。李杜手下的部队被围困在城内,得不到及时的补给,武器弹药很快就用完了,到最后连食物都成了很大的问题。
最后,李杜被迫离开哈尔滨城,率领手下的残部,撤退到了哈尔滨东北部的依兰县城。
虽然当时的关东军势大,但在东北地区依然活跃着不少爱国将领。他们宁死不降,也不愿离开这片故土,便号召有着同样信念的人,组成自卫军,与日军顽强作战。
这些自发组织的爱国军人给日本关东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掉这些不稳定因素,关东军不得不调集人马,定期剿除辖区内的自卫军。
李杜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得到关东军主力离开哈尔滨城的消息后,他立即组织部队,急速奔袭哈尔滨。
伴随一阵枪炮声,留守在哈尔滨的关东军节节败退。因为城里兵力空虚,再加上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日军很快就溃不成军了,即将失守。
李杜和手下的士兵们都非常激动,因为马上就可以重新夺回哈尔滨了。但是,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外面的关东军主力很快通过电报得到了消息,他们没有急着回哈尔滨,而是先行来到了依兰县城,摧毁了李杜部队的大本营,随后再来到哈尔滨,与李杜交战。
没过多久,李杜再次败北,被关东军赶出了哈尔滨。由于依兰已被日军占领,李杜退无可退,只好来到一处偏僻的小镇休养生息。
此时的李杜及其残部,几乎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日军放出消息,诱惑李杜,希望他尽早归顺关东军,只要他愿意投降,之前的承诺依然奏效。
李杜听到消息后,看着伤痕累累的部下,狠狠地把手枪拍在桌子上,表示宁死不降。他还向外界发出电报,表达了自己与中华民族共存亡的决心,让身处战乱中的国人为之一振。
日军见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便放弃了劝降的念头,开始派出大量巡逻队,地毯式地搜捕李杜的下落,并扬言要将李杜等人扒皮枭首。
面对种种威胁,李杜毫无惧色,坚决组织兵力反击,践行自己誓死守卫华夏山河的诺言。
然而,毕竟敌众我寡,形势越来越严峻。李杜手下兵力不断减员,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危在旦夕,用不了多久就会悉数倒在日军的枪炮下。
在这种极度紧张的压力之下,不少战士的精神接近崩溃边缘,选择了离开队伍,另谋生路。就连李杜的亲密搭档丁超,也与他分开,单独率领一队人马撤回宝清,并主动向日军投降,由抗日先锋堕落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
身边人的背叛与敌军的压迫,并未减损李杜的抗争意志。他带领着那些不甘被日本人奴役的东北乡亲们,继续顽强作战。
1933年1月,隆冬时节,李杜退无可退,最后只好跨越中苏边境,率领残部来到了苏联。其后,他辗转多个国家,在海外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从欧洲借道,绕了一个大圈,再次回到了祖国,继续为抗战做贡献。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凭借着赫赫战功以及崇高的声望,李杜被选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总司令。可惜,因为一些人为的变故,他未能继续率兵上阵杀敌。
漂泊异乡 救国图强
李杜虽然名义上是抗联总司令,但因为内部利益纠葛,他没能够再回到东北战场上与日寇交战。不过,李杜并不气馁,在后方继续支持抗日。
当时的日本人极为憎恶李杜,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即便李杜已经离开东北,日军仍不肯放过他,多次与当地伪军联系,派出特务刺杀李杜。
所幸的是,李杜将军福缘深厚,有好几次致命的刺杀,都被他有惊无险地躲了过去。后来,李杜离开天津来到重庆,日本人鞭长莫及,只好悻悻然放弃了刺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的战争打响了。为了给前线军队筹备物资,李杜以东北抗联总司令的名义在重庆发表演讲。
向社会各界人士募捐,希望大家出钱出力,抵抗外敌入侵。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蒋介石的敌意。
当时,蒋介石虽与共产党达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内心仍然十分排斥共产党人,一有机会就想将其扼杀。
李杜四处筹款的行为,让蒋介石心生疑窦。他认为李杜表面上打着抗日的旗号,实则是支援共产党。于是,老蒋便派人日夜监视李杜,防止他与共产党人接触。
蒋介石的做法,彻底断绝了李杜抗战卫国的路径,让他极为愤慨,不禁大骂国民党,说党国的掌权者里尽是一些尸位素餐、腐败堕落的人。蒋介石听到后,气急败坏,立即下令开除李杜的党籍军籍,并将他软禁了起来。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才客客气气地把李杜请出来,并授予他陆军上将的军衔,希望他前往东北主持大局。
蒋介石当然没安什么好心。他之所以派李杜去东北,主要还是想依靠李杜的声望,与共产党军队争夺东北的控制权。
对于老蒋的用意,李杜看得明明白白。他不愿与共产党为敌,断然拒绝了这一“美意”,并且放弃高官厚禄,宣布退出军界,从此不再参加两党之间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李杜已经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他向中央政府发电报,表示自己坚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过去的军阀官僚势力一刀两断。如果国家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做的,他一定会肝脑涂地,奉献出这把老骨头也在所不惜。
可是,由于曾经担任过国军上将,在1952年3月,李杜被重庆市公安局逮捕了,即将受到严重的刑罚。
邓小平同志看到这一则逮捕报告后,非常重视,他表示,李杜并非是与国民党统治阶级沆瀣一气的反动军阀,而是有着铮铮铁骨的抗日能臣,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待这位曾经的民族英雄。
下达了释放命令之后,邓小平还亲自前往关押李杜的地方,向他赔礼道歉,并对这位老将军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后来,由于在群众中威望高,李杜被推举为全国政协的政协委员。
积极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与此同时,他在川渝一带也颇受爱戴,担任过四川省政协委员和重庆市政协委员。1956年8月,李杜病重,在家中逝世,享年76岁。
回顾李杜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抗战中度过。无论身处哪一方阵营,他的目的都是为了抵抗外敌入侵,保家卫国,一身赤胆忠心日月可鉴,也难怪被人们赞誉为“凡有生之日,皆报国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