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8年,张春桥在上海接见了,时任浙江美术学院主任的张永生。
只见张永生穿着得体,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文秀气,张春桥满意的点点头,二人坐在桌前畅聊一番。
但随着话题的深入,张永生表现的越发急躁,而张春桥却不急不缓的问他对革命形势的理解、如何与同志相处等思想理论,张永生却支支吾吾,半天无法回答。
这让张春桥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似乎察觉到张春桥的情绪,张永生的态度又转为殷勤热络,但张春桥却不满的将张永生打发走了。
等人离开后,张春桥立刻给毛主席的妻子江青打电话,并说道:“这个人连革命理论都一塌糊涂,根本不行。”
张永生究竟是谁?为何毛主席曾经的得力助手张春桥要与他密谈?
张永生离开后,张春桥又为何致电江青?
秘密的相亲
张永生1940年出生于湖南阮陵县,家境从小殷实的他很早便接受了教育。
当时新式教育流行,许多学生摒弃了传统的书画教育,但张永生却非常喜爱水墨书画,从小便刻苦钻研。
后来家里人发现张永生的艺术天分极高,于是着重加强对张永生的书画领域的培养。
在父母的庇护下,纷乱的战争并没有影响到张永生的生活,他反而能专心致志的研究书画,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
建国后,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天赋和能力,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
在学校里张永生如鱼得水,他以极高的绘画能力获得了专业老师的认可,因此毕业后张永生直接留校,并在之后成为了学校的美院主任,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大艺术领域的探讨会议。
1967年中央举办了探讨会议,张永生代表全省前往参加这次会议。
这是张永生第一次来到这么郑重的会议,前一晚他还有一些紧张,于是取来最得体的衣服,甚至重新理了发,决定以最好的姿态面对这些中央领导。
果然,斯文儒雅的张永生刚来到会议现场,便吸引了毛主席的妻子江青的注意。
此时江青代表毛主席前来参加会议,她一眼便看中了从浙江前来的代表张永生。同时会议上,张永生的发言可谓是妙语连珠、出口成章。
面对这样的一位青年才俊,江青颇为欣赏,她和毛主席一直对小女儿李讷的婚事发愁,而眼前这位青年不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女婿吗?
于是,当晚江青就邀请张永生第二天前去钓鱼台议事,想到面见的是毛主席的妻子,这让张永生受宠若惊。
他又经过一番精心装扮,打了一夜的腹稿,第二天便自信满满的来到钓鱼台。但他来到钓鱼台后,他发现这里空无一人,找了半天,发现等待自己的是一位年轻女子。
“你好,你是?”
张永生疑惑的看向眼前的女孩,只见她冲张永生平静的点点头,回答道:“我是李讷。”
这个名字让张永生为之一振,李讷可是毛主席最疼爱的小女儿啊!她怎么会在这里?其他人呢?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如果你感到无聊的话,我们可以先去逛逛花园。”
李讷见张永生局促不安,为了安抚他,于是提出了这个请求。
这更让张永生十分彷徨,但机会难得,张永生赶紧点头,同意了李讷的提议。花园两侧是四季常青的树木,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幽深修长,两个人在花园漫步。
张永生此时此刻才明白江青的用意,这不是摆明让他和李讷相亲吗?
张永生更加兴奋了,喋喋不休的跟李讷谈天说地,但李讷只是偶尔回应一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等到傍晚的时候张永生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李讷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永生高大英俊,气质儒雅随和,明明是很好的人选对象,但李讷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和他聊不到一起去。
回去后江青迫不及待的询问李讷对张永生的感觉,但李讷却摇摇头说道:
“和他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轻松不起来,让我不是很开心。”
“不开心就对了”
得知这个情况的毛主席,放下手中的书籍说道:“爱情是一对青年男女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是相处时的愉悦开心,是矢志不渝的承诺,不是两个人见一面,条件合适就结婚,讷娃,你还记得爸爸对你的要求吗?”
李讷点点头:“我记得,不要追求条件,最好不要和高干子弟结婚。”
“是的,高干子弟体验不了群众生活,爸爸希望你和你未来的伴侣,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但这话让一旁的江青十分不乐意,她一向不赞成有情饮水饱,但眼见父女形成了默契,江青此时也不好插话。
随后,江青便暗地里撮合张永生与李讷的感情,甚至拜托在上海的张春桥,让他多多了解张永生是否值得托付。
得知这一情况的张春桥,处理完手头的事后便通知张永生前往上海谈话。
以为和李讷事情有眉目的张永生,兴冲冲的来到张春桥的办公室。但与张春桥聊了半天,却全部是工作上的事,张永生的态度有些不耐烦。
而张春桥也看出来,张永生在工作态度方面是一意孤行的表现,对同志也并不友好,这样的人不要说做毛主席的女婿,普通工作可能都没办法顺利完成。
于是张春桥几句话便把张永生打发走了。
之后张春桥便打电话给江青:“这个人连革命理论都一塌糊涂,根本做不了毛主席的女婿。”
得知情况后,江青也只能就此作罢。
但女儿的爱情还是没有着落,作为母亲的江青又怎么放心的下呢?
女儿的人生大事,又该怎么发展?毛主席对她的教育究竟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李讷出生于延安,那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因此李讷的到来给予了毛主席许多宽慰。
在毛主席几个子女中,他最疼爱的便是李讷,最重视的也是李讷。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时常抱着女儿出门和老乡们聊天,延安的老乡们也十分喜欢乖巧懂事的李讷。
那时候毛主席走到哪里,便带着李讷去哪里。
原本大家以为李讷那么深受毛主席的喜爱,以后有福了。不曾想李讷还没满八岁,毛主席便要李讷脱离大人的照顾,前去大食堂吃饭。
这让江青十分不满:“李讷才多大,你就让她去吃大食堂,吃坏肚子怎么办?”
“别人能吃,讷娃就不能吃吗?这种时候就不能娇惯,否则就是特殊优待,我的孩子怎么可以特殊优待?”
眼见毛主席语气不容置喙,于是江青便去询问李讷的意见。但李讷得知要去大食堂,反而更期待了,这让毛主席眉开眼笑,他觉得李讷将来会是个革命的好孩子。
建国后,李讷来到北京读书,而毛主席直接要求她前去住宿,并且不许李讷在外面提及她是毛主席的女儿。
“你要感受集体的生活,才能不脱离群众。”
在毛主席身边耳濡目染的李讷,逐渐学会了自己动手洗衣、做饭,甚至回家后帮着照顾的阿姨一起劳动。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闹饥荒,李讷在学校食堂里跟着啃野菜。
那时候李讷身体不好,毛主席心疼,便省出经费,高价买来一批新鲜蔬菜,让食堂帮忙做了一桌好饭,特意接李讷回来改善伙食。
李讷吃了几口便舍不得吃了:“爸爸,我可以带回学校吗?”
眼见李讷如此可怜,照顾李讷的阿姨韩桂馨,忍不住提出来让她这段时间留在家里。
但毛主席却拒绝了:“讷娃,不是爸爸不心疼你,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享受优待,全国人民都在受苦,不能因为是我的女儿,讷娃就有特权啊。”
明白父亲一生艰苦朴素的作风,李讷十分懂事,在生活方面从没有提出特殊的要求,而是把所有精力投身在学习方面,为的就是不辜负父亲对她的期望。
直至以真金白银的分数考上了北大历史系后,李讷的理想便是想效仿父亲,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此时李讷已经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了,她刚刚踏入大学校园,青春的气息迎面而来。
没有繁琐的学业后,李讷的生活相对轻松很多。这时候的李讷开始憧憬爱情,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李讷将那一份青涩的暗恋投给了同系的同学。
这个男生家中富裕殷实,亲戚也是党内领导,因此养成了自信乐观的性格。
阳光开朗的大男生很容易吸引李讷这种单纯又内向的女孩,李讷每次见到他都会脸红心跳,紧张的手心都出汗。
那时候李讷感觉晚霞的风都是热的,空气里都是甜香的芬芳。
同学们似乎察觉到李讷的心事,于是李讷与男生在一起的时候会经常出言起哄,这时候李讷害羞的低下头跑到一边躲了起来。
终于有一天,李讷收到了男生的邀请,希望与他前往学校花园见面。李讷非常忐忑,以为是男生要对自己告白。
不曾想在花园里,男生却支支吾吾的说道:“你是毛主席的女儿,我认真想了很久,虽然我很崇拜毛主席,但是我不喜欢你。”
李讷愣在当场,她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但还是不死心的追问道:“为什么不愿意?”
“因为和你在一起,我感觉压力会很大。”
男生连声道歉,接着匆匆忙忙离开了,只留下李讷面对着湖水发呆。之后陷入失恋情绪的李讷无精打采,甚至不解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折磨人的心神。
了解女儿的情况后,毛主席将女儿接了回来,与她彻夜长谈了许久:“陷入情绪里,而看不到现实,其实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情绪,你应该要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只沉迷个人情绪里。”
“可是爸爸,爱情到底是什么呢?我真的搞不懂,这让我很痛苦,我觉得我以后不会再恋爱了。”
李讷抹着眼泪哭诉着,毛主席也十分心疼女儿,眼见女儿越来越大了,人生大事确实值得考虑。
但毛主席向来不赞成李讷与高干子弟结合,于是提议让李讷先去“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正好也换换心情。
“你去劳动改造,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是怎么生活,心胸开阔之后,对爱情的认识自然也不同,你愿意吗?”
爸爸的话让李讷有了新的方向,她思考了一夜后,第二天便推开毛主席的书房,语气坚定的说道:“我要去劳动改造!”
于是毛主席着手准备李讷前去劳动改造一事,而江青却不太赞成,前去“五七干校”就能解决女儿的终身大事?
江青隐隐的有不好的预感,但很快江青不好的预感成为了事实。
迟来的爱情
刚来到五七干校,李讷确实生活的不太习惯。这里生活非常艰苦,让身体本来不太好的李讷愈发雪上加霜。
再加上她是毛主席的女儿,老乡们不敢把重活交给李讷,其他人又觉得李讷在摆谱,故而李讷的生活非常孤苦,在她最艰难的时期,恰好遇到了劳动人民小徐。
小徐是招待所的服务员,性格热情活泼,为人做事风趣幽默。看到不适应这里生活的李讷,小徐热络的帮助李讷解决各种生活问题,还经常与她谈心,开解李讷的烦恼。
小徐的出现对当时一片阴霾的李讷来说,无疑是一缕阳光,这让李讷非常感动。
在小徐的帮助下,李讷逐渐开朗起来,并慢慢的接触当地的群众,了解老乡们的生活,积极投身于劳动中。
原本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没想到却是这么朴素踏实,大家这才真正了解李讷的为人。
而李讷也逐渐明白父亲为什么每次都会苦口婆心的劝解她要深入群众,原来群众的生活是如此艰难,自己更不应该为了爱情伤春悲秋,她身上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愈发坚毅的李讷同样也深深吸引了小徐,在一个满是晚霞的傍晚,小徐将李讷约到湖边,向李讷告白。
小徐的告白让李讷错愕良久,这样相似的场景让李讷恍惚不已。如今是同样的晚霞,同样的湖泊,但时移世易,心境却不同了。
于是李讷欣然接受了小徐的告白,并决定结婚。但在北京的江青,得知李讷要和身为服务员的小徐在一起,非常气愤,坚决反对这门婚事。
但毛主席却喜笑颜开,他认为小徐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而且帮助李讷那么多,是两情相悦。
为了鼓励李讷的婚事,亲自用稿费买了许多日用品和礼物寄给李讷,为他们的婚姻送上真切的祝福。
而李讷本以为小徐就是自己的最终归宿时,却发现两个人在婚后话题越来越少,生活习惯可以改变,但价值观的差异让李讷无法忍受。
曾经的甜蜜慢慢退却,只剩下生活的鸡毛蒜皮。最后李讷无法忍受这一段思想差异巨大的婚姻,提出了离婚。
而李讷离婚之时发现又怀孕了,抚摸着肚子里孕育的新生命,李讷决定以后要独自抚养孩子。
至于爱情,李讷摇摇头,她再也不去肖想什么爱情了。
后来,李讷果然言行一致,将任何追求自己的人都拒之门外,每天只专心培养她的孩子。本以为就要孤独一生的时候,有一日李讷竟然接到了韩桂馨的电话。
韩桂馨是从小照顾她的阿姨,在毛主席的撮合下与他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结婚了。
在李讷眼中,韩桂馨就是第二个母亲,而李讷在韩桂馨眼中同样视如己出。
得知李讷这么多年还只守着儿子生活,韩桂馨心疼极了,于是和丈夫商量了半天,决定为李讷的婚事牵线搭桥。
“阿姨,您别为难我了,我一个人真的挺好的。”想到前两次失败的感情经历,李讷实在没什么信心。
“你现在一个人生活没人照顾,我们都放心不下,你先来见一见,如果不合适再说,好不好?”
最终拗不过韩桂馨的请求,李讷不情不愿的来到韩桂馨的家中。
此时一位中年男士早已在韩桂馨家里等候多时,他高大挺拔,一看就是军人出身,但气质却儒雅斯文,非常礼貌的询问李讷是否口渴等需求,这让初见他的李讷心头一暖,不禁问道:
“你是……”
“王景清。”
好名字。
李讷心中暗暗赞叹一句,还没等韩桂馨前来介绍,两个人便坐在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天来。
等韩桂馨到来的时候,二人早已欢声笑语的谈开了,这时候李讷发现王景清和她一样,对革命理论、对思想都有着深刻的见解。
并且二人都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一打听才知道王景清曾经也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如今是云南军区的参谋长。
第一次见面二人就相谈甚欢,后来经过频繁的交流和联系,李讷逐渐喜欢上了王景清。
但王景清还是有些顾忌,他对李讷坦言道:“你知道,我结过婚,如今离婚了,还有一个孩子,可能条件上和你不是很匹配。”
“我也结过婚,也离过婚,也有孩子,哪里不匹配?”
面对李讷的问题,王景清有些窘迫:“可是我和你的年龄差距很大。”
“但是爱情不分年龄不是吗?”
李讷脱口而出,随即脸一红,望着遥远的天边感慨道:
“我想到爸爸曾经跟我说过,爱情要有共同的理想追求,要相处愉悦,要有矢志不渝的承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但现在认识了你,我终于明白爸爸的告诫了。”
这段话让王景清感动不已,1985年两个人简单举办了婚礼。
但不曾想毛主席生前的战友和长辈们都赶来参加,为李讷解决了人生大事而衷心感到高兴,而李讷也终于等来了她的爱情。
婚后,二人一直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了几十年的时光。
或许人总要经历过几段失败的感情,才能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管历经多久,只要坚定的做自己,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