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山西武乡八路军纪念馆,有11封字迹斑驳的家书,几张泛黄褪色的照片穿越70多年的时空,静静地躺在那儿,前来瞻仰的游客轻轻路过,又转身离去。
将士不怕牺牲,却怕被遗忘,怕无声无息地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倘若在1942年的那场枪林炮雨的突围中未牺牲,也许“左权”这个名字也会位列中国十大元帅之中吧。
那么左权为何许人也?他牺牲后,为什么会引得彭德发出“擦干眼泪,咬紧牙关、为参谋长报仇”的呐喊?
一文一武——两段截然不同的童年
“志兰!亲爱的, 你走后我常感生活孤单, 常望着有安慰的人在, 你当同感。”
1942年5月22日,左权在信中倾吐对身在延安的妻子刘志兰的思念,像往常一样用满是沟壑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折叠、封口。
这是1940年与妻子分别以来的21个月里,左权寄出的第十二封家书。
三天后,左家再无第十三封家书。
提起刘志兰,不得不提到左权的这位月老媒人、生死之交、天涯知己——彭德怀。
1898年,谁都没有想到在湖南湘潭的彭家围子里会诞生了一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帅。
7年后,在1905年的湖南醴陵的一户贫苦家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相距不过百里的两家,就要迎来乱世枭雄的历史性会面。
同是出生贫苦家庭,彭德怀的骨子里带着血性,幼时就表现出了“狠劲”,跟着饥民闹事,被官府通缉。
成年后彭德怀加入湘军当兵,在连队秘密组织救贫会劫富济贫、刺杀一众贪官污吏。
在一次暗杀行动中彭德怀不小心暴露身份,这次被却被官兵“捉拿归案”,但在押解途中又巧妙地逃脱,这一串经历也注定了彭德怀会走向了一条不凡之路。
相比较之下,左权俨然是一副“别人家的孩子”的翻版,左权从小饱读诗书,酷爱《孙子兵法》,天资加上努力,使得左权在19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并得到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总理的赏识。
入学第二年,左权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远赴苏联深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之军事学院学习。
左权学成归国,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是中国共产党中难得的军事理论家。
一个行伍出身,脾气火爆;一个学生出身,一身秀气,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在红军被迫长征的艰苦岁月中却碰撞出了“伯牙子期”般的火花。
天涯知己——他乡遇故知
1924年,在军阀割据、时局动荡的乱世之中,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军呐喊着“打倒列强除军阀”,浩浩荡荡地从南向北,一路打至长江一带。
然而,在革命形势一片欣欣向荣之下,国民党内部却暗流涌动。
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在上海毫无征兆地调转枪头,发动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在武汉实行“清共”、“分共”,大量共产党人被屠杀、暗杀,革命地区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特别是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受挫后,城市地区的中共生存空间已经进入逼仄的困境。中国共产党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转而进攻农村。
毛主席与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在井冈山顺利会师,正式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彭德怀随后率领着的平江起义军赶到井冈山。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巧妙地取得胜利,人类群星在这时开始闪耀。
然而,随着王明等人的指挥失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踏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在趟草地、过沼泽、翻雪山的艰难征途中,左权凭着过硬的军事本领多次挫败敌人的追击,巧妙穿过敌人的封锁线。
这位看着书生模样、不苟言笑的小伙子,很快便引起老练沉稳的彭德怀的注意。一攀谈才知道,两人竟是老乡。这可把“自来熟”的彭德怀高兴坏了。
可是时间长了,彭德怀也发现了左权的书生气不是因为肚子里有墨水,原来真的是郁郁寡欢。
问起原因,原来在王明的左倾思想盛行期间,左权因被人诬陷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并被撤销军长兼政委等职。
彭德怀听得冒火,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申诉,中央同意再次彻查此事。彭左二人也算是他乡遇故知。
小试牛刀——英雄所见略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踏碎了中国大地。
侵略者最先进攻的是华北地区,并试图在三个月消灭中国。而那里,也将是左权投身抗日战场的出发地。
日军猖狂着叫嚣着研究透了中国的《孙子兵法》,并实施“因粮于敌”策略。
所谓“因粮于敌”也就是“以战养战”,为了保证军队的后勤补给,日军利用占领地区俘获的中国人民奴役其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面对日寇的狡诈,左权针对“以战养战”策略提出了“空舍清野”的办法,发动群众将田间成熟的装甲割走,及时转移人员、牲畜和各类物资,使日寇在中国的土地上无法获取粮食和物资供给, 让敌人疲于征战,这种以逸待劳的方法为抗战胜利争取了极大的可能性。
彭德怀对左权的军事才干不得不佩服,接下来的工作中,左权又在王家峪召开的总部预备会上,按照朱德司令的指示提出了百团大战的作战方案,很快得到了刘伯承同志的认可与支持。
1940年8月,彭德怀时任八路军参谋长,左权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在华北打响了百团大战的第一枪,协助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大规模的交通突袭战。
一文一武,心有灵犀,两人紧密配合,带领八路军歼灭日军、伪军达四万余人,振奋了士气、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百团大战——最后的默契
1939年,在朱德和彭德怀等人的撮合下,左权与刘志兰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刘志兰是彭德怀夫人的的同学兼好友,一众红娘月老十分赏识长相秀气的刘志兰在学生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巾帼气概,极力撮合这一对郎才女貌的革命伉俪。
婚后,外表强硬、不善言辞的左权对妻子展现出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般的呵护,在刘志兰眼里,左权不仅是丈夫,也是一位兄长,一位老师。
那段艰苦的岁月在这对夫妻的眼中有了如歌,如诗般的浪漫。
1940年5月,两人有了爱的结晶,刘志兰在八路军总部医院诞下一个女儿。
忙于军务的左权闻讯后十分高兴,骑着马去医院接母女二人,似乎在向天下告示他的幸福结晶。彭德怀更是张罗着要给小婴儿起个名字。
“桂芝?”
“不行,叫的人太多咯。”彭夫人不留情面,否掉了。
“那桂芬?”
“这也马马虎虎”左权挠了挠头。
“哎呀”彭德怀一拍脑袋,“老刘(刘伯承)的儿子叫太行,你们女儿要不叫太北吧。”
“太北”是当时太行山地区一块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于是左权的女儿就定下了名字——“左太北”。
新婚燕尔难抵国难当头,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工作仍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开始酝酿筹备。
左权考虑到行军途中的颠簸与不可控因素,便匆匆与妻子和不满百日的爱女左太北做了告别。
1941年7月左权随八路军总部进驻辽县麻田镇(辽县后改名为“左权县”)。而丧心病狂的日军第三十六师发起疯狂围剿,经过八昼夜的奋起反抗,左权带领八路军最终“以少胜多”,歼灭敌人数千人。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左权在给妻子的书信中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毫不掩饰对妻子的和女儿左太北的思念。
自1940年与妻子分别后的21个月里,左权共寄出了12封家书。
1942年,日军在华北地区意图斩首八路军总部,制定了阴险狡诈的“C号作战计划。”大量的汉奸、伪军混入根据地,并将八路军军队的驻扎情况、生活习惯、编制规则偷偷向日军透露。
不久,太行山的八路军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原来日军派了两支名为益子和大川的挺进队,两支军队伪装成八路军的队伍,身着八路军的灰衣服和鞋子,试图绕过村庄,直奔八路军指挥部。
等到彭德怀和左权接到消息后,两支日军特种部队已经深入根据地发起突袭。
1942年5月22日,左权写下了第12封家书,在信里左权写到:“志兰!亲爱的, 你走后我常感生活孤单, 常望着有安慰的人在, 你当同感。”
3天后,十字岭战役打响,从此再无第十三封家书。
5月25日,彭德怀、左权率领2000余人先后到达晋冀交界的南艾铺地区后,被日军飞机发现,将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被地方包围在辽县麻田镇附近的十字岭一带。
敌人对我军发起丧心病狂地扫荡,敌机在十字岭上方呼啸盘旋,进行密集的扫射,“枪林弹雨”“放火烧山”豪不夸张。
面对四周日军的包围圈步步紧逼,彭德怀、左权果断决定分路突围。有人需要带队领路,有人就需要断后保障。两个默契的好友第一次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两人都知道断后的凶险与生还的渺茫。
“我经验多,我来!”彭德怀抢先发话。
“你经验多,你去带路!”左权毫不示弱。
“我是总参谋长,我命令你——”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把参谋长弄到马上,快啊!”
左权打断了彭德怀的话,命令着一旁的战士将彭德怀拖上马匹。
人声嘈杂,硝烟弥漫,彭德怀却感觉周遭陷入了一片死寂,将左权一点一点吞没,直至隐入硝烟。
在对撤出战斗做最后的部署检查时,一发炮弹在左权身边爆炸, 锋利的弹片击中左权的头部,一击毙命,战争从来不问来者,只带走生者。
左权将军血染太行, 以身殉国,年仅37岁。
跟着左权将军突围的北方局的三个战士,来不及做最后的道别,呜咽着将左权将军的尸体抱入一旁的灌木林中,用荆棘做简单的掩蔽。
两天后,三名战士偷偷返回,从老乡家里找来一张席子,将左权将军的遗体埋入脚下的华北大地。
马革裹尸荐轩辕,征战沙场几人还?
报仇雪恨——向日寇发出的呐喊
当左权生前使用的转轮手枪交至彭德怀面前时,彭德怀颤颤巍巍地接过,喃喃到:“左权,左权,你不能死啊......”终是忍下泪水,握紧了拳头。
他知道,这笔账不是眼泪能够算清的。可是望向刚刚突破日军重围的战士们,物质匮乏与精神高度紧张的双重压力下,早已疲惫不堪,亟需整顿。
大敌当前,不可莽撞,意气用事乃军中大忌。彭德怀长叹一声,压住性子,强忍着怒火与悲伤投入到整顿工作中,并着手布置左权的追悼工作。
然而,日军的嚣张与跋扈终是点燃了彭德怀按捺多时的怒火。日军的情报中心从追悼信中分析出了左权将军的牺牲地点,带领大队人马踏破了十字岭烈士的最后的安宁。
已然丧失人性的日军扒开一座座刚垒起来的新坟,挖出左权将军的遗体,哄笑着让随行记者拍照,将照片刊登在各大报纸上,炫耀着所谓的“战绩”,公然向八路军发起挑衅。
更令人愤怒的是,丧心病狂的日军竟将左权将军的尸体曝尸荒野,捅破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人伦底线。
彭德怀将军看到报纸后,已是震怒。越是愤怒,越是冷静,久经战场磨练出来的老练与沉稳是彭德怀最大的优势,只是日后怕再也没有知己共谋大局。
彭德怀在军中亲自挑选出了身手敏捷、训练有素的精兵,组成了一支暗杀小队,如深林中的一只猛虎,伺机行动。
终于,八路军总部得到情报:1942年农历大年三十,日军臭名昭著的益子挺进队将要前往祁县的大德兴饭庄举行庆功宴。
复仇的机会来了!潜伏在祁县内部的红色特工利用关系为30余人的暗杀小队办好“良民证”。
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最危险的地方。暗杀小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早早潜入饭庄,直接化装为饭庄的伙夫、厨子,熟练地生火、做饭,暗中进行手势和眼神的交流。
农历大年三十这晚,夜色来得格外早,在一阵嬉笑声中,日军的益子挺进队成员簇拥着涌入饭庄。
饭庄里里外外格外热闹,跑堂的忙前忙后,点头哈腰,斟茶递水;一旁的商人高谈阔论,大腹便便;灯光混着氤氲的酒气显得格外惬意,日军喝酒的喝酒,调笑的调笑,时不时还嚎上一嗓,好不快活。很快,便醉醺醺地不省人事。
这时,一位伙计猛地摔了酒杯,日军还在错愕中,只见刚刚还在端茶的、递水的、送饭的伙计纷纷掏出匕首冲过来。
等反应过来,一摸身边的枪械,早已不见踪影;再清醒一点,身子和脑袋已经分了家。
屋内,哀嚎声、叫骂声、匕首捅刺声混杂一起,一片狼藉;屋外,大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掩盖着夹杂着怒火的血腥味。
次日,当晚参加的庆功宴的所有日本特务的头颅,高挂在祁县的各个引人注目的地方,看客中的百姓强忍着笑意,而日军大为震撼。
祁县可是当时有名的“治安模范县”,八路军的这次行动相当于在日军眼皮子底下行事。又惊又恐的日军不清楚益子挺进队内部是否还有八路军的线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潜伏者,不久后,便下令解散益子挺进队。
彭德怀元帅得知暗杀行动成功后,长舒一口气。习惯性地喊着:“左权啊,这次行动......”
话音刚落才明白,斯人已逝,天下再难觅知音。
1943年的春节,战士们欢呼着胜利,更加坚定了前进的道路,而指挥部也就此少了那一抹书生意气风发的生机。
烈士遗书——穿越时空的思念
一晃几十年过去,抗战胜利后,又经历了十年动荡那个疯狂的年代。
在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42岁那年,12封家书中的11封信和几张泛黄的照片,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她的手中。
信中,左权将军称呼女儿“小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小东西”,反复询问得了急性痢疾的女儿是否安好、美滋滋地告诉妻子给女儿买了做衣裳的花布......
斯人已逝,唯有那份无声的爱穿越40年,仍然鲜活,跃然纸上。
其中一张泛黄的照片上,左权右手抱着不满百日的女儿,硬朗的脸上露出喜不自禁的笑容,妻子刘志兰微靠着丈夫,笑意盈盈。
这是在百团大战筹划前夕,左权将军与家人分别前的一张合照,也是左权一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而在第十二封信中,左权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处理太北的问题”是指将小太北送人寄养的问题。
面对1942年日军在太行一带的猛烈攻势,左权似乎预感到了十字岭一战的九死一生,为了不拖累妻子在后方从事革命工作,将孩子送与他人寄养何尝不是抗战中,众多将士面临九死一生的无奈与坦然。
后来,左太北在捐赠《左权将军家书》给山西武乡八路军纪念馆时,眼含泪光,她理解父亲从事无巨细的问候到铁骨铮铮的决绝,那是将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定与果断。
左权将军生前曾言:“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 过去没有一个铜板, 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 准备还吃草。”
他也用一生践行着他的人生格言。自1925年加入共产党起,左权就踏上了一场洗尽书生铅华,淬炼将士本色的信仰之路。他对党有着无限的忠诚,对革命抱有坚定的信念。
他跟着中国共产党跳出“围剿”的白色恐怖、踏完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辗转沧桑的华北大地,却倒在了黎明到来前的太行山下。
左权将军是牺牲将士里军衔最高的抗日将领,他的牺牲,鼓舞着战士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破碎的山河就要破晓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