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好客,对客人的热情尤其体现在餐桌礼仪上,菜品丰不丰富直接反应了东家的态度,小到家里来亲戚,大到婚礼宴席等,但最“豪华”的莫过于国宴了。
中华乃礼仪之邦,国宴上的招待自然是要到位的,能参与制作国宴的都是国家顶级厨师,自然菜的种类也是十分丰富的。可是关乎到国家“面子”的国宴,毛主席却严厉的要求要降低标准,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场国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这一天正式成立了,国内外很多重要人物都云集北京,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开国大典结束,自然是要安排宾客们用餐,这一次总共邀请了600位重要嘉宾齐聚北京饭店,参加这“开国第一宴”。
由于这一次的来宾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海外来客,在安排宴会菜肴时,必须要考虑到每个人的口味。
为了宴会的菜单,连周总理都亲自过问了细节,最后决定采用兼具南北菜系之长的淮扬菜作为宴会标准。
这时候因为刚建国,虽然在环境上符合了标准,但北京饭店的设施和人员都不满足,一下子举办这么多人同时用餐的宴会。
为了能成功完成宴会的工作,北京饭店的负责人紧急向淮扬菜的“龙头大哥”玉华台求助,最后请来了朱殿荣、孙久富等9名淮扬菜名厨为国宴掌勺。
做淮扬菜,那自然少不了淮扬菜的招牌菜,红烧狮子头、红烧鱼翅、淮阳汤包,这三道菜算是淮扬菜的开门菜。
国宴的讲究可不光是厨师做出的味道好,在选材上更是一点也不马虎,就连服务人员上菜的顺序,路线,站姿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国宴不光会接待国内的重要领导。还会负责接待国外的外宾,这时候就要考虑到来宾的饮食习惯问题,所以每次的接待,负责人都要提前做好功课。
招待外宾
1953年朝鲜金日成主席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国宴来接待外国元首,两国饮食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也是在这次国宴上,第一次把茅台放上了餐桌。
宴会期间毛主席和周总理分别与金日成主席敬酒,这正是应证了主席的那句“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这一次的国宴是10年来最隆重的一次,这一次的地点选择在刚建成不久的人民大会堂。
筹备工作从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历届有过承办国宴经历的几家酒楼,都早早就准备了拿手好菜,丰泽园、玉华台、惠丰堂等各大饭店的近百位名厨被征调前来掌勺。
这一次的宴会里有不少国外的宾客,周总理提前就针对这次的菜肴做了几点要求,菜要清淡,肉菜不能有骨头,凉菜数量要适当增加,酒水也增加了红酒等一些低度酒。
这一次的接待人数总计超过5000人,如此大型的宴会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多亏了现场的服务人员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提前准备的十分充分,为了防止万一,还预备了几套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
随着祖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朋友也越来越多”,几次对外抵抗侵略的战役打得那么的漂亮,早已经让国际上的一些国家萌生拉拢的想法,走动的也不免多了起来。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访,国宴的次数也变得频繁,每次的宴会都要安排多位国家领导层进行陪同,虽然让到访的外宾满意了,但也着实耽误工作。
而且在1959-1961年期间,因为自然灾害的问题,国内老百姓自身都填不饱肚子,看到国宴上的“铺张浪费”毛主席内心却很不是滋味。
主席批判国宴浪费
他老人家在想着,“我们的同胞生活都没有保障,我们却为了面子在接待上如此浪费,我们还是工人和农民阶层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吗”。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国宴的豪华形成的鲜明对比,让毛主席决定要改变这一切。
在一次谈话中,毛主席考虑再三开口对周总理和汪东兴说“这两年,我们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很苦,就算是你我,平时也不过是两小碟素菜加上一点咸菜。
可我们为了接待这些外国来访的外宾们,又是鲍鱼,又是鱼翅的,满满一大桌,最后吃不掉倒掉的比吃掉的还多,我们不是比资本主义还要腐败吗?
而且很多外国人很明显并不是很吃的惯中餐,还不如简单一些,根据他们的口味来安排。我建议以后不管是什么来宾,一律4菜一汤,实在不行,主食给他们多加点。”
虽说毛主席的这一番话是在表达他的不满,可是这最后一句“实在不行,主食给他们多加点”,也是让周总理和汪东兴忍不住笑出声来。
1965年,党中央接待组做出明确指示,“降低宴会规格,宴请标准为4菜一汤,有明确的接待费用标准;精简陪同人员,一切以工作为主;减少赠送的礼品;陪同人员收到的礼品一律交公”。
毛主席提倡节约,反对阔少般的浪费,他是这么说的,自身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毛主席在生活作风上一直从自身抓起。
身上的一件睡袍是补了又补也不肯丢,皮鞋坏了也是修一修继续穿,就算是在接待外宾时,也是穿着那双旧皮鞋。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一次毛主席的专职厨师专门给毛主席做了一份红烧肉,可等到红烧肉端到毛主席眼前时,他却怎么也没有下筷子。
事后周总理得知毛主席连他最爱吃的红烧肉都不肯吃时,专门找毛主席问了情况,可毛主席给出的答复却是“老百姓们都在吃树皮,我又怎么能吃得下红烧肉”。
毛主席还特意交代了负责生活的警卫员,把他的饮食标准降下来,和士兵们一样的标准就行,否则端来了自己也不会吃。
主席言传身教
毛主席很注意言传身教,对子女的要求也是要以节俭为荣,他老人家要求子女到大灶上和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吃饭,不要认为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更不要心生优越感。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学习结束回到延安。因为在国外学习的原因,习惯了一些国外的饮食习惯,吃面包,喝咖啡。
可是毛主席要求他们要跟着基层一起吃大锅灶,更不允许和他一起吃,这让毛岸英很不习惯,刚回国的那段时间,经常吃不饱饭!
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说:“主席,您对您的孩子要求太严格了,比起普通人家子女来,她们吃得苦更多。”
毛主席却摇头说:“不对,你讲吃苦的时候,思路不对头,首先想到她们是我的女儿,所以给她们定下不同于一般人家子女的标准。
她们不就是吃个大锅灶嘛,这已经比很多老百姓的伙食好很多了,又有什么好辛苦的。她们还没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呢,如果现在就想着去享受,那以后能有心思为老百姓办实事吗,能有什么出息呢。”
有一次,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送了一桶咖啡和牛奶给毛主席。虽然是主席的孩子,但这些东西也不是常见的,作为孩子哪能经受住诱惑。
没有经过毛主席的同意就自己尝了,结果毛主席事后得知此事,发了很大的火,把孩子们给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1969年,阿尔巴尼亚新任驻华大使出席完外交部的宴请后,在返回使馆途中,酒后驾车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那时的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酒后驾驶,周总理听后大为震怒,因为发生这样的事,不仅让宾客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还让外交部因招待不周而蒙羞。
事后周总理要求将茅台酒从国宴上撤下来,换上低酒精度的葡萄酒,并且规定在国宴上不得劝酒,严禁酒后驾车,饮酒后必须有专职司机负责代价。
然而,针对我国在国宴接待标准上的改变,有些之前享受过或了解“高标准”的外宾们却表示出了不满。
当底下的人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周总理时,周总理微微一笑,表示自己会向外宾们解释清楚并让他们理解。随着接待新政策的实行,慢慢的外宾们也习以为常并表示理解。
国宴再次调整
1984年,我国对国宴的接待标准再次做出了调整,以前的国宴,那是本着要让外宾们尝到咱们中国的传统美食,中国的国宴必须得是中国菜。
调整后的国宴开始做出了融合,针对一些特别的来宾,会准备一些符合对方饮食习惯的美食,主要负责国宴接待的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都增设了西厨设施,用餐方式也多样化起来,甚至有时还会有自助餐的形式。
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虽然还是一直保持着4菜1汤标准,但费用标准却也在上调,如今的标准基本在200元左右。
步入21世纪以后,我国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如今的国际社会已经到了没有中国在场做表决的大事,那就是不作数的,也从来没有人质疑国宴接待标准“寒酸”。
国宴是一个招待的过程,并不是豪华奢侈就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诚意,反而适当的节俭更能传递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国际社会上的真正朋友们,又岂会用一顿饭来衡量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呢!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如今社会上的大大小小餐馆的墙壁上都贴着要光盘行动,而作为我们的国宴,又怎么能不带头执行。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