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陈赓将军因病在上海去世,年仅58岁。
陈赓将军去世后,他的妻子傅涯并未再与其他人组成新的家庭,待到儿女都长大工作之后,陪在傅涯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漫长的岁月里,她不知度过了多少寂寥的日夜,忍受了多少孤独。
直到1992年,这一年,傅涯已经有74岁的高龄。可她在此时却突然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孤身一人前往台湾。
傅涯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长期在中央人民政府任职。
为何在晚年,她执意要前往台湾?那边究竟有什么值得她亲自去一趟?在傅涯抵达台湾之后,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
奔赴延安
1992年,傅涯正式从组织内退休。对于74岁的她而言,自丈夫陈赓离她而去后,她便再也没有像今天这般孤寂落寞过。在外人看来,她为党、为国家奉献了一生,到今日终于光荣退休,可以安享晚年。
可陈赓将军去世的早,傅涯的几个子女又常年在部队里任职,鲜少回家。孑然一身的傅涯虽是光荣退休,但一人生活却也难免寂寞。因此在退休一段时间之后,傅涯的心中就涌出一股强烈的情绪,她想要去台湾,再有困难也要去台湾。
为什么长期生活在大陆的傅涯,在晚年时却想去台湾呢?这一切还要从傅涯的早年经历说起。
1918年4月,傅涯出生在江西景德镇的一个地主之家。从历史上看,这个时间的中国积贫积弱,大多数的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傅涯却是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钟鸣鼎食的日子。
傅涯的父亲是晚清留洋学生,彼时正在国民政府中任职,母亲亦是大家闺秀,秀外慧中。在这般优秀家风的熏陶下,傅涯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明慧温婉。十六岁这年,傅涯告别父母,孤身一人来到南京,进入了南京私立东方中学学习。
在南京求学的这段日子,虽然家中有接济,但由于时局动荡,父母寄的钱并不能准时送到。为了生计,傅涯也会做一些短工来补贴自己的日常用度。从这段勤工俭学的经历中,傅涯目睹到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普通百姓的悲惨生活,这让从小锦衣玉食的傅涯内心大受冲击,并试图改变这一现状。
确立了心中理想,傅涯在学习之余,也在苦寻变革之道。恰巧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内部演讲中,傅涯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此前,在国民政府的宣传下,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普通人眼里无异于洪水猛兽,山林绿匪。可等到真正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傅涯才发现报纸上所言非实,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这才是能够拯救中国的济世良方。
1937年,傅涯自南京私立东方中学毕业。此时,日本侵略者已经突破了宛平城,正在向华北大举进攻。在社会有如累卵之危,国家面临倒悬之急时,傅涯的同学们纷纷选择了参军,保家卫国。她的兄弟姐妹们也都义无反顾,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
在此民族危难关头,傅涯当然没有坐视不理,只不过,他和大多数同学以及兄弟姐妹们的选择不同。傅涯没有就地加入国民党,而是千里迢迢,跨越了数省地区来到了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到了延安之后,由于刚刚从学校出来,斗争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傅涯就被安排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等毕业后再视情况决定她的工作分配。
在延安的这段时期,傅涯刻苦努力,充分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除了在学堂之上,其余的时间傅涯还和战友们一同参加劳动生产。炎炎烈日下,傅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纲要有了深切的体会,对于社会的认知也更加深刻。
1939年3月,由于在校学习、工作期间表现出色,傅涯接受组织安排,来到了山西抗日敌后战场。在根据地,傅涯跟随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战友们积极组织战地宣传工作,鼓励人们参加八路军,上阵杀敌。
在晚年的回忆中,傅涯常常说道:“在山西的这段时间,虽然生活比较艰苦,也比较危险,但却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在慰问演出过后,看着战士们脏兮兮、满是战争伤痕却又带着坚毅的笑脸,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除了这段回忆之外,傅涯也正是在山西的这段时间,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
相识
1940年5月,傅涯随总部文工团来到山西武乡进行慰问演出。八路军129师386旅一部正在这里休整,在此之前,386旅旅长陈赓曾率部伏击平汉线的日军,在战斗中不幸负伤,如今正巧也在武乡养伤。
相较于身体上的枪伤,386旅上下官兵们都清楚,旅长心里的那道难以愈合的伤口才是病症所在。去年,在日军的一次突然扫荡中,陈赓的妻子王根英同志为了抢回未来得及销毁的机密文件,和几个战士不顾危险又冲进了日军的包围圈当中。
最终,文件以及一个携有大量款项的文件包被战士们抢救出来,但王根英却牺牲在了日军的炮火之下。
王根英的去世,对陈赓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得到消息之后,一向乐观开朗的他再也笑不出来。夜深人静时,陈赓往往会一个人坐到屋顶,看着漫天星空,独自神伤。不远处,警卫员看着旅长这般消沉,心里着急,但又无计可施。
到今年3月,陈赓在战场上负伤,不得不退回到二线进行疗养。身上的疼痛又使他想起了牺牲的妻子,在王根英被日军包围时,陈赓正奉命在百里外阻击日军,连妻子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陈赓经常责备自己,如果当时自己在王根英的身边,说什么也不会让她去抢回那批机密文件。
陈赓的消沉,被文工团团长王智涛看在眼里。他在带文工团下来之前,刘伯承师长就特意交待过他:
“陈赓现在意志有些消沉,你们文工团有没有合适的女同志,介绍给陈赓认识认识,也许可以帮他早日从伤痛中恢复过来。”
刘伯承的叮嘱,王智涛一直牢记在心。眼下刚巧陈赓在这里修养,他便打定主意,想办法让文工团的几个单身的女同志和陈赓见上一面。
于是,在王智涛的安排下,傅涯以及文工团另外两个女同志就这样和陈赓“意外”的碰上了。陈赓旅长的威名远扬,在整个八路军的部队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是他敢开八路军的副总指挥彭德怀的玩笑,更是让所有人印象深刻。要知道,彭老总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整个八路军中除了陈赓,可再没有第二个人敢开他的玩笑。
傅涯她们碰到陈赓后,一位胆子大的女同志鼓起勇气,请求陈赓旅长给他们讲故事,用做她们日后演出的素材。
陈赓本是觉得心胸郁堵,出来散散步,不料想却被打了个“伏击”。正当他想借机溜掉时,王智涛及时的走了出来,笑着说道:
“旅长,她们对革命充满热情,你可不能打击人家积极性啊,就讲几个故事呗。”
“对啊对啊,陈旅长给我们讲讲你参加革命的故事吧。”傅涯几人也随声附和道。
陈赓眼见逃跑无路,干脆就坐在了一颗石头上,朗声说道:“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我是因为什么原因参加革命的。不过在讲之前,我想请你们猜一猜,能猜出原因吗?”
听到陈赓发问,傅涯举手说道:“陈旅长是湖南湘乡人,我党中有很多领导都是湖南出身,我猜,您也是受了他们影响吧?”
看到眼前这名长相清秀可爱的女战士歪着头发言,陈赓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是,我之所以参加革命,是因为当初我被咱们的彭老总给骗了,方才参加的革命。要不然,现在我没准已经在湘军中干到司令了也说不准。”
“旅长骗人,彭总他怎么会骗你呢?”有一名女同志对陈赓的发言表示了怀疑。
陈赓见她们兴趣被勾起来,顺势说道:
“哎,那我就要请你们评评理了,说是当年,我和彭总他都在湘军里面当兵。我是班长,他是另一个连的连长。有一天啊,我找他聊天,说我们连长克扣我们战士的军饷,拿我们的钱去赌场输了个精光。我就问他,我该怎么办呢,你们猜彭老总他说什么?”
“说什么啊?”傅涯下意识的问道,她用手托起下巴,听的很是入神。
陈赓一拍大腿,说:“他说呀,让我去把我们那个连长给揍一顿,打完了之后,我就直接去他们连,他要给我一个排长当。我一听这买卖划算啊,第二天晚上,我就把我们那个连长给打了一顿,可打完了他之后,彭总他却不认账了,我找不到他人了。”
说到这里,陈赓顿了一下,接着说:“当时我心里急啊,这要是找不到出路,回头我那个连长肯定要整我啊,我急的没有办法,只能跑路。这就一路往南跑啊,跑着跑着就跑到了广州,然后一看黄埔学校正在招人,我一想反正也没处去,要不就去黄埔吧。”
几名女同志又问道:“那彭老总人呢,他为什么找不到了?”
听到她们发问,陈赓笑道:“他啊,他在我打我们连长之前,就杀了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那个恶霸是我们驻地县长的儿子,所以彭总他杀完人后,也得跑路,跑的比我还早。”
“难怪总感觉旅长和彭总的关系不一般,好像特别亲近,原来是有这一层关系。”王智涛听完陈赓的这个故事,恍然大悟。至于傅涯她们几个,早已笑得合不拢嘴。
傅涯与陈赓就这样相识。故事讲完之后,傅涯还邀请陈赓来看文工团的演出,陈赓点头答应。在文工团驻扎武乡的这段时间里,青春活泼的傅涯也给陈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智涛看陈赓似乎对这个叫傅涯的同志特别注意,心里明白了一切,便特意给二人制造了好几回独处的机会。
一来二去,傅涯与陈赓也就熟识。在傅涯心中,陈赓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为人风趣幽默,还没有架子,对战士们也很好。而在陈赓心中,当他得知傅涯19岁时就一个人孤身千里来到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对她的信念和勇气感到惊叹。
1943年5月,陈赓与傅涯在组织的见证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结为革命伴侣。结婚后,傅涯就离开了文工团,专心陪在陈赓身边。而有了傅涯的陪伴,即使斗争的环境再艰苦,陈赓也觉得很满足。
信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没过多久就发动了对全国各解放区的进攻。陈赓与傅涯没过上几天和平日子,转眼间又陷入战火之中。此时,由于全国各地都燃起了战火,为了安全考虑,傅涯的家人决定迁往台湾。
傅涯得知消息之后,一度陷入了两难之中。最终,她下定决心,就陪在丈夫身边,哪也不去。而傅涯家人在搬到台湾之后没多久,一家人就断开了联系,千里海崖,傅涯对家人的思念也无从释放。好在陈赓理解夫人的难处,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加倍关心她。
1961年,因为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以及身体在革命年代所受到的摧残,陈赓大将在上海走完了他的一生。当陈赓的手在傅涯的手心慢慢变冷,傅涯也哭干了眼泪。
陈赓的离世,带给了傅涯巨大的打击,让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能缓过来。甚至有几次,傅涯都生出了极端的想法,想要以死相随。好在组织及时对傅涯进行了劝导,再加上傅涯和陈赓的几个孩子还需要照顾。傅涯这才慢慢收拾心情,重新振作起来。
不过,丈夫离世之后,傅涯的心里还是永远的空缺了一块。并且由于这份感情的缺失,傅涯又想起了她远在台湾的家人,茫茫大海阻隔了她的思念,她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再见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了,她的父母想必也早已寿终正寝。
就当傅涯以为自己此生不会再见到家人时,一封来自美国的信突然又带给了她希望。这封信是她最小的妹妹寄给她的,傅涯离开家时,她的小妹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她已是美国一家商贸公司的代表。
小妹在信中告诉姐姐,家人们大多都在台湾定居,也有几人像她一样,在美国生活。父母临终前曾经说过,要将骨灰带回到大陆安葬,兄弟姐妹们也都想找机会再回大陆看望傅涯。
八十年代,两岸关系已有所缓和,但还是无法随意的出行到访。小妹的这封信点燃了傅涯内心的思念之情,但她现在还在组织内工作,身份上的限制,让她不能够马上去台湾见自己的亲人。好在组织上在知道这件事后,还是通过安排,让傅涯的父母的骨灰回到了江西老家安葬,也算了结了她心中的一桩遗憾。
1992年,傅涯离休,“九二共识”也在这年提出,傅涯终于可以毫无障碍的前往台湾了。于是,在6月份,傅涯登上了飞往台湾的客机,飞机飞过海峡,傅涯怀着无限的期待,想着即将见面的家人。
傅涯在台湾的亲人们得知她要来后,彼此都非常高兴,一大家子人早早的就赶到了机场迎接。当傅涯被搀扶着走下舷梯后,看着远处排成一列的十几辆汽车,一时间都怔住,竟是不知道该上哪一辆。
与时隔多年的亲人团聚,傅涯和兄妹几人痛哭流涕,相互抱在一起,不愿意分开。所幸几十载岁月过去,她们兄弟姐妹几人的身体都还算健康,这场跨越海峡两岸的团聚,也了却了傅涯心中的一段遗憾,她的心愿圆满了。
此后,每逢春节期间,总会有台湾的亲人来到北京看望傅涯。在退休的晚年,傅涯的生活无比幸福,直到2010年1月,傅涯在北京寿终正寝。
去世之前,傅涯曾对台湾来的晚辈们说,她最后的愿望,便是希望有朝一日,台湾能够真正的回归祖国大家庭。届时,所有的亲人都将团聚,所有的遗憾也将圆满。
我们相信,那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