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迷雾,诉说天下故事,探索背后真相,为您全面地了解历史,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提供启发性的知识和精神力量!
—— 《 否哈 • Fouha 》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In 1978, An Article In Guangming Daily Cited Heated Discussions Across The Country. Wang Dongxing: Which Central Government's Opinion?

2023-05-29 16:40

1978年5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汪东兴,紧急召开政治局会议。只见汪东兴语气严肃的问道:

“你们对最近讨论的真理议题有什么观点?”

见众人面面相觑,汪东兴不急不缓的说道:

“如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说辞甚嚣尘上,但我们不能罔顾事实,如果有意见,请大家直接发言。”

有人说道:“这句话大概是代表中央的意思,难道就是中央的决策?”

汪东兴随即表述怫然不悦的样子:“这摆明是针对毛主席的思想,什么中央?哪个中央的意见?我们要好好查一查队伍内部了!”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面对汪东兴有些激烈的情绪,众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那么汪东兴为何对这句话有这么大的反应?汪东兴又是谁?

这件事最后又会给出怎样的定论呢?

少年英才汪东兴

1916年汪东兴出生于弋阳县清湖乡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此时正值袁世凯去世,北洋政府分裂,军阀林立,硝烟四起,九州华夏瞬间陷入战火之中。

滚滚而来的历史长河瞬间压垮了无数家庭,汪东兴父母便是其中一员,他们失去了土地,被迫成为地主家的长工,长年累月的为地主做佃农。

而汪东兴就是在这种困局里出生的,他的出生让父亲看到了希望,取名东兴,意为东方兴盛。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但由于思想的局限与生活的困苦,父母无力承担汪东兴的学费。

虽然父亲对汪东兴寄予厚望,但汪东兴的童年并不快乐,记忆里他经常与父母一起下田做农活,冬季在冰天雪地中,还要被地主强行征收地租。

如果过惯面朝黄土底朝天的生活,人便会麻木。每当这时,汪东兴便会抬起头,好奇外面的世界会怎样,但过眼之处,只有小麦稻田。

本以为汪东兴的一生就这样潦草度过,不曾想1929年一支队伍的到来,打破了汪东兴原本的困局。

当汪东兴听说这是一位名叫方志敏的人率领的队伍,要为穷苦人民打天下的时候,仅有13岁的汪东兴满目憧憬,他兴奋的冲到人群里问道:

“那他们会不会收我?我也想跟随这支队伍,这支队伍叫什么?”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方志敏

众人见如黄豆芽一样的汪东兴不免笑起来:“你这么小怎么跟人打天下?别被人打了。”

但也有好心人说道:“他们那支队伍叫红军,但打仗可不是好玩的。”

汪东兴小小年纪一身虎胆,曾亲眼见过佃农被地主凌虐的死去活来,他早就立下志愿,日后定然要打倒地主,还农民一个清白公正的世道。

反正自己留在家乡也是一辈子当佃农的命,不如干脆拼一把。于是汪东兴思考再三,最终在一个深夜离家出走,只身一人找到方志敏的队伍。

方志敏见汪东兴虎头虎脑的模样,笑着问道:“你确定要加入我们的队伍?”

“对,我要跟你们一起上前线打地主!”

汪东兴中气十足的话语逗乐了方志敏,他欣慰的点点头说道:

“好,那你加入红军,就要服从调令。”

汪东兴当即骄傲的挺起胸膛。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就先去放哨吧。”

这个安排让汪东兴忿忿不平:“我一直干农活,有的是力气,为什么要让我去放哨呢?”

方志敏却回答道:“你不是要服从命令吗?让你放哨你就不满意了?你知不知道放哨有多重要,时刻观察敌情,还要通知大伙,你未来可是我们的小救星呢。”

这句话点燃了汪东兴的热情,此后他勤勤恳恳的为队伍侦查。两年后因为表现优异,便担任了共青团乡支部书记等重要职务。而这时候汪东兴不过15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汪东兴少年英才,被队伍寄予了种种厚望,而他也没辜负大家的期待,16岁便正式加入红军,在敌人发起猛烈围剿的时候,汪东兴总是率领队伍第一个冲到前线,不畏牺牲,不怕艰苦,练就了汪东兴一身虎胆与本事。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通过层层的生死考验,汪东兴已然有了共产党人的觉悟与思想,不久后,汪东兴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而这是汪东兴多年的梦想,加入共产党,为穷苦人打天下,推翻地主,便是汪东兴追求的个人真理。

但随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让队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汪东兴也跟随大部队参加了长征。

长征的过程虽然艰险,但也磨炼了汪东兴的意志,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汪东兴表现的极为出色,他担任了陕北各项重要职务,同时还经常组织文娱活动。

才能优异的汪东兴,逐渐在组织里崭露头角。解放战争前夕,他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但紧随其后解放战争便爆发了,国民党要对陕北重点发起攻击。

胡宗南率军北上,眼见兵临城下,中央决定暂时先放弃延安,依靠陕北易守难攻的地势,与胡宗南集团进行斡旋。

但此举十分危险,因此中央必须要保证领导人的人身安全,而这个重担便落在了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汪东兴身上。

于是在1947年3月,汪东兴率领警卫部队,保护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重要的中央领导人,从延安撤退,并在与敌人周旋的过程中,保护毛主席等人的人身安全。

这让汪东兴的压力很大,但是这个任务也成了他人生转折的关键点。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同时也因为这个任务,让汪东兴与毛主席结下了不解之缘,二人也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忘年之交。

与毛主席的不解之缘

在与胡宗南周旋的时期,汪东兴尽职尽责负责毛主席等人的人身安全。

但敌人火力强大,子弹密集,时不时还有侦察机在陕北上方巡逻,这样的强烈攻势同样让汪东兴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

但好在多年的作战经验养成了汪东兴愈战愈勇的性格,让一直关注他的毛主席深感欣慰。

尤其是在1947年6月8日这一天,国民党派出4个旅在毛主席他们必经之路的王家湾埋伏。

眼见毛主席即将抵达王家湾,情报人员也将这一情况通知给了毛主席,4个旅的国军兵力围剿,必须要尽快转移才行。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但毛主席却临危不惧,他想要了解敌人的作战策略,因此在众人的催促下,毛主席气定神闲的抽了一口烟,吐着烟圈说道:

“你们先走吧,我要留下来,看看敌人到底在搞什么鬼名堂。”

这句话让任弼时吹胡子瞪眼的斥道:“你别的意见我们能照办,这不行,太危险了,必须跟我们走!”

毛主席却推三阻四:“你们不要怕,敌人的目标是我,那么我就满足他们的目标,这样大家都安全了嘛。”

“难道要牺牲你一个人吗?”

周总理对毛主席的策略也不赞同,而毛主席却胸有成竹的朗声一笑:

“放心,他们消灭不了我,你们先走吧。”

两厢争执不下,最后任弼时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不得不提出个折中的方法:

“那你找一个人,替你留下来观察敌人,这样行不行?”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任弼时

见大家执拗不前,毛主席也只好妥协。但选谁替代自己呢?

毛主席的眼神落在汪东兴的身上,他走到挺立在旁的汪东兴面前,上下打量一眼说道:

“你敢不敢留下来?”

汪东兴大声回答:“我敢!”

“好。”毛主席赞许的比个拇指:“那给你一个连,怎么样?”

谁知汪东兴却大手一挥说道:“不需要,一个排就够了。”

一个排也就那么几个人,这让毛主席用心审视了一番汪东兴:“我信得过你,但你不仅要替我看清敌人,同时也得安全回来啊。”

汪东兴随即大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因此在汪东兴的保护下,毛主席等人顺利转移。待汪东兴与他们会和后,汪东兴还骄傲的说道:“我不仅看他们离开,还打了几个敌人。”

毛主席也很喜欢汪东兴这不急不躁、不骄不馁的性格,当下决议,让汪东兴留在自己的身边,成为他最亲密的警卫员之一。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解放战争胜利后,汪东兴便跟随毛主席前往北京,此后中南海的安全工作都落在了汪东兴的肩膀上。

建国后的第一个冬天,毛主席要亲自率领中共代表团前往苏联,而警卫工作,便由汪东兴全权负责。

在列车上,毛主席询问过汪东兴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汪东兴直言不讳的回答道:“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支队伍才是为穷人打天下。”

“那你认为现在实现了目标吗?”

汪东兴立刻点头:“对啊,我们找到了真理,实现了目标。”

“那你觉得真理是什么呢?”毛主席的反问,让汪东兴愣了片刻。

见汪东兴迟迟无法回答,毛主席笑着说道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毛主席的话让汪东兴醍醐灌顶,此后他不仅负责毛主席的安保工作,同时也跟随毛主席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思想和认识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见汪东兴成长如此之快,工作方面也不曾出现任何纰漏,后期的毛主席对汪东兴越发有知己之情,无论是考察黄河,还是重上井冈山,汪东兴与毛主席都是形影不离。

毛主席为此无不感慨的说道:“你要一直跟着我走,你在我身边,我习惯了。”

汪东兴无不动容的说道:“我也离不开您,跟在您身边,我还想学习更多的理论呢!”

见汪东兴如此虚心好学,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也是马克思的学生,我们都是学习,都在为真理不断斗争着,只是以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希望你要谨记这一条,我不在了,也不要忘记学习。”

毛主席的千叮万嘱让汪东兴十分讶异,他不知道老人家为何会有如此感慨。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直至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汪东兴才逐渐了然毛主席当年的担忧。

理念不合,檄文斗争

1976年毛主席去世,国内思想界也迎来了一场激烈的思辩活动。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了一文,其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论点,被《人民日报》转载。

这个论点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也引起了汪东兴的重视。

自从毛主席去世后,他在中央进行了许多收尾工作,如今又担任了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位,对理论和思想的讨论都会全阵以待。

但是当他读完这篇文章后,却大发雷霆,将《人民日报》甩在桌上,非常愤怒的说道:

这是砍旗!”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其实在3月份的时候,关于真理标准的论战早已打响。但如今报纸先行下了定论,让汪东兴措手不及。

于是他去请示时任国家主席的华国锋,但华国锋却说道:

“此事牵连甚广,我们得要慎重,保持谨慎。”

华国锋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汪东兴不知所以,于是汪东兴前去联系报社同仁,才知道这篇文章是胡耀邦阅定发表的。

而各界人士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思想的不合,被报刊这么大肆报道,其实是把党内的矛盾摆在明面上,影响十分恶劣。

也有人说这句论点原本就不成立,很容易误导人。更有人以政治高度敏感性为由,批判这篇文章具有反动意识。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可也有人坚持这篇报道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光明日报的总编辑杨西光坚持己见,对众人说道:

“随便他们反对,我认为这句话就是对的,没有错。”

随后《光明日报》还专门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摇旗呐喊,但反对的人声称,真理本身是一种极限,这种极限应该是经过无数的实验才能总结的客观存在。

只是单凭某次实践便去检验客观存在,甚至要对客观存在进行评论,那么这个评论究竟是对还是错?这个评论又是基于哪一天能证明真伪?

可是胡耀邦等人却依旧坚持:“这是历史的选择,这是新发展的理念,这一点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

而作为中立的华国锋同样坚持:“理论要慎重。”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胡耀邦

面对两方争执不下,于是在1978年5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汪东兴紧急召开政治局会议。

只见汪东兴向大家展示《人民日报》,同时语气严肃的问道:“你们对最近讨论的真理议题有什么观点?”

见众人面面相觑,汪东兴不急不缓的说道:

大家对此陷入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有人说道:

随后汪东兴同样发表了他的论点: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眼见讨论愈发白热化,如《红旗》等代表党内喉舌的杂志迅速转载了《光明日报》的论点,但这件事依旧没有最终定调。

直至1978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上,《红旗》发表了谭震林老先生的文章。

谭震林老先生从毛主席生前理论的总结,再以自己的经验作为阐述,确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成立,并说道: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总结概括精准,也是毛主席当时的论点,只是现在我们把这个论点加强了而已。”

这篇文章在中央领导人共同审阅下发布后,众人也明白这句话并没有汪东兴所言的 “砍红旗”之嫌。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谭震林

而汪东兴见此事尘埃落定,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确实如此。”

随后又因为这篇文章各界人士又一次进行了讨论,最终大家一致对中宣部进行了批评,当今的社会更需要百花齐放。

汪东兴也随之做了检讨和自我批评。

但这一件事也足以证明,思想和理论是需要辩证出来,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明晰原委。

78年,光明日报文章引全国热烈讨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

历史的长河确实滚滚向前,而我们也要不断的去思辩、去讨论,才能总结更多的经验和理论,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开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