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猝然长逝。
追悼会上,挚友宋庆龄饱含深情地说:“国家少了一个好帮手,一个好帮手!”
宋庆龄能够给到周总理如此高的评价,既可见她对周总理日常工作的认可,也可见她与周总理之间日常情谊深厚,感情甚笃。
可是宋庆龄在参加追悼会的过程中,她听到有人说她耍官腔的闲话,内心很是委屈。
不久后竟中途愤而离场,离开了周总理的悼念活动现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之后,宋庆龄竟辞去了身上的所有公职。
宋庆龄到底听到了什么能让他如此生气?什么样的心境让她选择辞去公职,颐养天年?
周总理离世,宋庆龄中途怒而离场
20世纪70年代初,周总理的身体每况愈下,宋庆龄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心情跌落谷底。
她听周围的人说,鸽子蛋比较适合病人食用后,在自己养的鸽棚里收集了许多鸽子蛋,然后派人将鸽子蛋送给周总理,让他的工作人员每天煮给周总理吃,补充营养。
还有一次,宋庆龄和工作人员在南湖捞鱼,工作人员没过多久就捞上来了一个重达2、30斤的胖头鱼。
他们兴高采烈地对宋庆龄说:“您看这鱼多大,今晚可以加菜了,首长。”
宋庆龄看到这个活蹦乱跳的大鱼,思忖片刻说:“谢谢你们,这条大鱼还是留着吧!”
然后,她回到屋内就嘱咐秘书,让她派人马上送给周总理。
宋庆龄在听说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后,一直很惦记他,捕到大鱼也舍不得吃,趁着鱼还新鲜,就把鱼送给了周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离世。
两日后,得知周总理逝世后的宋庆龄在秘书专程陪同下来到医院同挚友告别。因为那时候的宋庆龄身体状况欠佳,她便叫隋氏姐妹搀扶她一同前往。
宋庆龄在医院里看到周总理后难掩悲痛,回到家后仍久久无法释怀。她的内心无法从周总理离世的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身体状况受到了些许影响。
但这时,她耳边听到了某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人说:“宋庆龄这是在耍什么官威,去医院告别周总理还带着好几个人。”
一向温文尔雅的宋庆龄罕见地发了脾气:“我本身自己身体就有毛病,走这么远的路来医院不能让人来搀我一下吗?”
“况且,陪同我的人都跟随我多年,他们都是和周总理有深厚感情,他们也很想和周总理告别啊!”
1月15日,国家为周总理举办了悼念活动。
那时候的宋庆龄已经是83岁的高龄,自然也是百病缠身,但她还是强忍病痛参加了周总理的悼念活动,和全体人民一道向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好总理默哀。
但是她在现场还是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让本来内心极度脆弱的她一时间难以接受。
宋庆龄一时间也没有心情继续参加这次悼念活动,继而愤怒离场。
回到家后,她当即表态:“我将辞去所有公职,回到上海修养。反正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太理想,不工作了也挺好的。”
在上海休养的日子,宋庆龄依旧是非常想念自己的挚友周总理,她公开发表了《怀念周总理》一文,寄托了自己的哀思。
文中,她对周总理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周总理在任何时刻都与人民站在一起,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世学习。
1977年1月,适逢周总理逝世一年的日子。宋庆龄再一次公开发表了长文《怀念周恩来总理》,文中全面评价了周总理对这个国家所做出的功绩。
同年5月,逐渐消气的宋庆龄选择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接下来的工作。
她为了让下一代学习周总理的思想和精神,还下令让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举办了纪念周恩来的活动,学习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光荣传统。
周总理和宋庆龄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能让宋庆龄对周总理如此惦念呢?
两个伟人之间的友谊是从何时开始的。
友谊建立:互相赏识的革命情谊
1924年11月,周总理从欧洲回到广州后不久,就奉命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在他履职期间,把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不久后,周总理邀请宋庆龄到学校做主题演讲。这场演讲给周总理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庆龄也对这位青年才俊印象深刻,两个人在这时结下了深厚友谊。
1927年8月1日,周总理组织参与了南昌起义。此时在上海的宋庆龄也对外宣称“支持南昌起义”。
同日,她还联合以毛主席为代表的21位共产党人士和国民党左派一起在《民国日报》发表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言》。
严厉斥责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三大政权的军阀思想,她还高度赞扬了这场南昌起义的历史性意义。
这篇文章经过周总理的审定,最后得以顺利发表。自此之后,周恩来与宋庆龄之间的这种真挚情谊,有了一个特别的开始并绵延不断下去。
大革命失败后,宋庆龄流亡莫斯科。在异国他乡,她继续为共产党撰文,对他们的勇气予以称赞。
后来宋庆龄回到中国,仍旧不遗余力地支持周恩来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
白色恐怖时期,宋庆龄家中还存放了一些“伍豪”(周总理化名)签发的中央政治局文件,这也让周恩来顺利逃过了国民党特务的搜查。
七七事变当天,周总理等一行人代表中共中央到达上海,准备前往庐山,同蒋介石商讨国共合作的有关内容。
周总理一行人在上海期间还专门去探望了宋庆龄,征询她对国共合作具体条约的修改意见。
这天,周总理一行人驱车来到上海宋庆龄的住处。宋庆龄早在家门口等候多时,恭候他们的到来。
她在听取了周总理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设想后,对中国未来抗战前景充满期待。
宋庆龄表示,他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这项主张,愿意出面为促成国共合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国家危难时刻,全国人民必须团结在一起对抗外敌。会谈结束后,宋庆龄还专门宴请了周总理一行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同年7月中旬,周总理离开上海,前往庐山同蒋介石举行会谈,并提交了国共合作宣言。8月,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入侵上海。
危急时刻,周总理担心挚友宋庆龄的安危,他拍电报给宋庆龄,希望她尽快撤离上海。
宋庆龄起初是不愿意离开上海这片故土,但上海沦陷后,她听取了周总理的建议,于12月23日在专人陪同下秘密离开了上海孙中山故居,乘坐轮船到达了香港。
到达香港后,宋庆龄全力支持大陆抗战,筹建“保卫中国同盟”组织,尽自己所能争取更多国际友人的援助。
1938年6月,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成立。
8月初,中共长江局派等影响到香港会见宋庆龄等保卫中国同盟的骨干人士。邓颖超还邀请宋庆龄一同前往广州去推动广东和华南地区了妇女活动,她答应了邓颖超的请求。
一个月后,宋庆龄就兑现了承诺,她在广东就组建了广东妇女团体抗敌工作协会,她担任这个协会的会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总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挚友宋庆龄的安危。
他多次致电廖承志,让他一定要保证宋庆龄等人的安全撤离。周总理还上报中共中央书记处,希望派人帮助宋庆龄的撤离。
中共中央对此还专门下令广东地下党组织,要求其要保证宋庆龄的安全,让她顺利离开香港。
就这样,在广东地下党的妥善安排下,宋庆龄在日军占领香港前的几个小时顺利离开香港,前往国民党的陪都重庆。
国民党人都知道,这位“国母”是倾向中国共产党并支持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的,反对国民党有些人的反动主张。
因此,宋庆龄到达重庆后,惨遭国民党的多重监视。
但是,宋庆龄在重庆期间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多次与周总理及其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同志进行多次会面,并经常和他们互通书信,交流思想。
1942年,保卫中国同盟从香港迁到重庆,但受制于宋庆龄被多重监视,工作开展并不顺利。5月,周总理致电廖梦醒,希望她能来到重庆帮一下宋庆龄。
廖梦醒来到重庆后,一面担任周总理与宋庆龄之间的联络员,一面协助宋庆龄开展“保盟”工作。
在廖梦醒的帮助下,“保盟”工作重启。很快就在重庆各地募集到了善款,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周总理送至解放区的军民。
抗战时期,周总理和宋庆龄通力合作,在抗击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的一系列活动中做出了很多成绩。
感情升华:互相惦念,患难与共的情谊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在邓颖超等人的陪同下,从上海乘火车到达北京。
周总理为了欢迎这位好朋友的到来,特意安排了延安洛杉矶幼儿园的孩子给她献花。
开国大典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她和周总理一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共同见证这历史性一刻。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更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多次请教宋庆龄。中共中央的一些重要会议,周总理也会要求宋庆龄来参加。
对于宋庆龄所分管的工作,周总理更是全力支持,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宋庆龄经常往来上海、北京之间,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和周总理当面商谈,在此期间也少不了电报和书信往来。
1950年8月,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结婚25周年的日子。
宋庆龄一直记着这个特殊的日子,早早就给周总理发了贺电。电文中回顾了这么多年来她与周总理和邓颖超之间所做的一些事,以及相互间真挚情谊逐渐形成的经过。
其实周总理和宋庆龄两人之间的相处不仅停留在国家大事上,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互相惦念中。
宋庆龄刚到北京的时候,周总理特意为她寻到了在后海附近的住地,并叫专人修葺好,在此期间,他还多次去检查房屋修建情况。
宋庆龄每次有外事活动,周总理会提前帮助检查好宋庆龄出行的具体事宜,并嘱咐宋庆龄的陪同人员照顾好她的日常生活。
宋庆龄也十分惦念周总理,她每次从上海到北京时,都会专门给周总理带一些礼品。
周总理曾经告诉宋庆龄,不必这么费心。宋庆龄却说:“关心朋友是我生活中的极大安慰。”
周总理一有空的时候就会去宋庆龄家中看望她,但是宋庆龄很少找周总理。因为建国后周总理事务繁忙,不能打扰其日常工作。
宋庆龄曾经在《怀念周恩来总理》一文中着重提到了周总理对其日常工作的关怀。
1951年3月的一天,周总理再一次来到宋庆龄在北京的住处同她共进晚餐。
席间,周总理邀请宋庆龄创办一份对外宣传的英文刊物,以宋庆龄的影响力,由她组建这个刊物再合适不过。
宋庆龄听到后欣然同意了周总理的请求,他们紧接着就组建刊物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详细商讨。
1952年,在周总理的支持下,由宋庆龄亲手创办的《中国建设》(今用名《今日中国》)正式与读者见面。
周总理为了支持宋庆龄工作,分别在创刊5周年和创刊10周年为《中国建设》题词,表达了其对这个刊物未来发展越来越好的美好祝愿。
1962年,《中国建设》创刊10周年之际,宋庆龄还亲自邀请周总理来到杂志社参观,共贺杂志社创办十周年。
1963年6月14日,宋庆龄在后海的住处举办中国福利会成立25周年的招待会。这场招待会她盛情邀请了周总理等一行人前来参加,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与温馨。
周总理还称赞了宋庆龄所领导的中国福利会在根据地建设、妇幼保健、文化教育、对外宣称等层面多做出的努力。
后来,中国经历了无比困难的时期,周总理和宋庆龄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周总理还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专门将宋庆龄列为特殊保护的对象。
在周总理的悉心呵护下,宋庆龄在那段时间并没有受到其他的影响。
期间,有些无知的农民破坏了宋庆龄父母的墓地。宋庆龄得知消息后,她愤怒之余第一时间求助了周总理。
周总理得知后非常生气,他立即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一定要妥善处理此事,然后修缮好这个墓地。
1967年,相关部门按照周总理的要求重修了这个墓地,周总理还把竣工后的照片给宋庆龄看。
虽然不尽完美,但是在那个时期能做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不容易了,宋庆龄理解周总理的不易,她十分感激周总理为她做的一切。
后来,周总理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宋庆龄也是经常给他送一些好吃的,希望他能够好好保重身体,这才有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宋庆龄与周总理之间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漫长历史长河里令人为之称赞的情谊。
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到后来的和平岁月,宋庆龄一直把周总理当作能交真心的朋友,周总理也很尊重宋庆龄,经常亲切地叫她“庆龄同志”,对外界更是赞誉她为“国之瑰宝”。
宋庆龄与周总理之间的友谊,是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