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1月8日,为国家操劳一生的周总理在北京逝世了。
这一则消息让全国人民感到悲痛,随后不久,周总理的追悼会如期展开。
中央各级领导人都前来送他最后一程,但当追悼会如期展开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一件让人不解又震惊的事情。
当时时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同志,突然在追悼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愤然离场。
正当各领导不解的时候,会后没过多久,又听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宋庆龄同志突然宣布:我要辞职!我不干了!
那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是什么使得宋庆龄同志在多年好友周总理的追悼会中途愤然离场?她又为何要辞职?
其实这一切都得从宋庆龄的性格方面说起。
宋庆龄的性格
一提到宋庆龄这个名字,相信很容易让人想到孙中山先生与民国。
宋庆龄,这位拥有先进思想的巾帼英雄,于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牧师实业家庭。
她的父亲宋嘉树,是孙中山先生年轻时的至交好友,同时也是一个极具爱国主义情怀的同志。
幼时的宋庆龄就是在父亲宋嘉树的民主进步思想下成长起来的。
因为家庭条件优渥,宋庆龄的学习生涯几乎都是在名校进行的,之后父亲宋嘉树更是将她送往美国留学读书。
早在年少时,宋庆龄就很欣赏孙中山先生“民主主义”的思想,并一直拥护。
1913年,宋庆龄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之后就留在孙中山先生身旁担任秘书一职。
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工作的这段日子里,宋庆龄忠诚恭敬,谦逊谨慎。
经过朝夕相处之后,宋庆龄也渐渐被这位具有民主革命情怀的革命领袖所吸引,俩人于1915年在异国结成了革命伴侣。
结成伴侣之后,宋庆龄就开始参与多项具有历史性影响的宣言活动,并且出色地担负起了整理文件等繁重的日常工作,成了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
1916年,宋庆龄跟随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回到中国,之后又在丈夫的影响下捍卫“五权分立”的思想,她用自己的影响力,在言行中帮助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
但好景不长,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至此,宋庆龄开始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再次捍卫新三民主义和执行三大政策。
在性格上,宋庆龄一直属于是只要认准了就一定会去做的类型。这从她选择婚姻和投身革命里就能看出来。
当时,孙中山先生爱上了宋庆龄,宋庆龄也心悦于孙先生,于是孙中山就给好友宋嘉树写信,告知了他的诉求。
但宋嘉树听后是勃然大怒,他不能接受悉心教养的女儿,嫁给这个比她要大整整27岁的往日好友。
因此宋庆龄的婚事早期家里是不同意的,为此,宋嘉树甚至还将回来求情的女儿锁在家中。
然而,宋庆龄是个烈性子,只要是她认准的事情,说什么也要继续去做。
就这样,她不顾家里的反对,偷跑到日本与孙中山结了婚。
直到1925年孙先生去世,宋庆龄依然选择带着丈夫的信仰继续投身革命,这一切都与她自身的性格分不开。
但宋庆龄其实是十分有胆魄的一位巾帼英雄。早在1922年时,叛军动乱,政纲不稳,陈炯明带着叛军强势包围总统府。
形势危急之下,宋庆龄就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必须有你。”
她选择自己留下来吸引和牵制叛乱的军队,并且不畏生死,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过人的胆识。
周总理与宋庆龄的友谊
而周总理和宋庆龄则相识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当时孙中山先生刚逝世,宋庆龄在20世纪中期的广州,第一次见到了青年的周总理。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她是这样回忆周总理的,“当时周总理还很年轻,但已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人了。”
当时,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宋庆龄带着孙先生留下来的革命理想,继续投身大革命之中,就这样结识了毛主席与周总理。
在交谈中,她被共产党的民主思想所吸引,开始觉得共产党的思想与她所追求的不谋而合。
之后,宋庆龄就开始了与共产党的联络历程。因为双方都是各党部的领导人,宋庆龄又十分欣赏周总理的思想,于是就这样种下了革命友谊。
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的宋庆龄处境十分艰难,国民党的人对她实行24小时监控,但她还是坚持投身革命,并且找机会将消息传递给地下党组织的联络处。
之后,在宋庆龄的安排与协调下,又帮助共产党完成一件具有历史性的事情。
那就是美国记者斯诺的陕北采访。斯诺进入苏区完成了历史性的采访后,将《西行漫记》,也就是后来的《红星照耀中国》带给全世界。
让世界人民初步了解和认识了红军以及奇迹般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宋庆龄的帮助。
在国民党和共产党斗争的这几十年间,宋庆龄还曾多次帮助共产党的地下同志顺利逃脱。
后来,在抗日战争前夕,她又提出,“国共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当时,日本步步紧逼,想要侵略中国,在1937年7月时,周总理等人准备去庐山找蒋介石谈判,在途经上海时前来探望宋庆龄。
在谈话中,周总理将想要一同对外的方针告知了宋庆龄,宋庆龄听后当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你说的没错,我们应该停止内战,一同对外。”
于是,在这场民族危机中,她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做起了中间人,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龄还努力联系海外的救援力量,向中国前线多次输送药品和物资,这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更多世界人民的支持,她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中国在抗日期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几十年的生涯里,宋庆龄与共产党内许多领导都建立起了深厚友谊,尤其是和周总理。
因此,在解放战争进行到末尾的时候,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总理在和毛主席商讨过后,就以联名的名义向宋庆龄发了一封电报,想邀请这位好友来北京工作。
电报中写道,“中国革命已濒临结束,上海环境如何?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经千辛万苦,孙先生的遗志还未实现,现想请求先生来到北京,参加为人民建设的伟大事业,将您的领导才能运用到建设上。但路途切记注意安全。”
这封电报让宋庆龄感受到了温暖,但她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此时的她想起昔日丈夫在北京逝世的伤心事,一时不由有些犹豫。
又过了几个月,1949年5月,上海终于解放,宋庆龄也终于可以以公开身份,在上海参加活动。
同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邓颖超前去接宋庆龄北上。于是,邓颖超同志就带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邀请信前往上海。
邓颖超同志见到宋庆龄后,就把信递了过去。宋庆龄拿过信一看,只见上面写到:
“自上次告别已将近三年,每当蒋介石横行之际,都盼望着先生能平安。如今幸得上海解放,这令全国人民感到皆大欢喜,我心中也十分的宽慰。如今胜利在即,希望先生能来到北京进行建设工作。如今就让颖超亲自来迎接您,希望您能好好的想一想,敬请您来。若能来,实乃中国大幸。“
北京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地方,但如今,新中国诞生在即,周总理等人又亲切的邀请,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宋庆龄还是决定前往北京。
这年9月1日,宋庆龄如约到达北京,开启了她的领导人生涯。
同月21日,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承担了许多政务,在之后为国家建设的日子里,她和周总理建立起了更加深厚的工作情谊。
中国第一份对外刊物《中国建设》就是周总理与宋庆龄协商的结果。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不到两年,就遇到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周总理考虑到宋庆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与她一同协商此事,想让她创办一则刊物,向国外传递真实的中国国情。
于是在次年,1952年年初,《中国建设》创刊,在新闻传递工作中,周总理还时常来指导探望新闻工作。
之后,周总理更是深入的指导新闻编辑工作,告诫新闻人员要“以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为范围,正确、积极、报道新中国建设以来的成就,反映新气象。”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宋庆龄还写下了一篇文章来怀念周总理,文中她写道,
“周总理是伟大的,人民爱他是有道理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也是因为他的为人充满了真正的民主精神。他总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他战胜了一切敌人,他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宋庆龄参加追悼会,闹出辞职风波
早在周总理逝世的几个月前,宋庆龄就听说了周总理病重的消息,但因她实在不忍去看昔日好友病痛之态,又因年事已高,行动也不便,就没有亲自去看他。
虽然没有亲自去医院看望周总理,但宋庆龄心中还是十分记挂他的。
在年初的时候,宋庆龄偶然得知鸽子蛋具有丰富营养价值,于是便叫人把自家鸽子的蛋送去给周总理。
在此之前,宋庆龄还曾多次让人给周总理送鱼补充营养,由此可见俩人的深厚情谊。
一个月后,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
没过多久,周总理的追悼会如期展开。虽然宋庆龄平时总是低调行事,但这是几十年好友的追悼会,宋庆龄还是打算来送好友最后一程。
但在追悼会开始没多久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她非常气愤的事情。会议开展到中途,她偶然听见有人在窃窃私语,仔细一听,那俩人竟是在说她的不是。
只见那俩人用着看热闹八卦的心态说道,“听说宋主席做事特别不妥当,之前看周总理遗体的时候还带着不相关的人去,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俩人越说越起劲,丝毫没有注意到她们说的话,已经被宋庆龄听去。
宋庆龄同志可不是受委屈默默忍受的性格,虽然她平时低调行事,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但有人竟然议论到她的面前了,这怎么能忍受的住。
宋庆龄听不下去了,当下重重的把手往桌子上一拍,那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议论的话竟被当事人听了去,顿时悔恨莫及。
宋庆龄当下非常生气,看了那两人两眼,但想着这是好友的追悼会,就没说什么重话,但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于是就在秘书的搀扶下往外走,离开了还没结束的追悼会。
其实这份怒火并不仅仅来自这两人的议论。早在几天前,宋庆龄就因为探望好友周恩来的事情生过一次气。
几天前,当时的周总理还在医院的告别室里。听到好友逝世消息后的宋庆龄,最终决定迈着年老的身体去和周总理的遗体告个别。
告别当天,年迈的宋庆龄在秘书的陪同下,带着养女隋永清和隋永杰一起来到了医院的告别室,与周总理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但在四人回去后,宋庆龄却听到了一些流言,原来是有人对她在医院的行为表达了不满。那些人说她不应该带着两个不相干的外人,去和周总理告别。
宋庆龄一听觉得简直是岂有此理。
本就是急性子的宋庆龄当下就激动得说,“那是我的女儿,怎么就是外人了,我这么大的年纪,让女儿扶一下都不行吗?再说了,周总理也是看着她们长大的,难道她们就不能去告个别了吗?
就这样,短短几日内因为被人疯传的流言,两次挥舞到正主面前,使得宋庆龄十分的不解与气愤,最终才会在追悼会中途离开了现场。
正值气头上的宋庆龄回到家后,大声的说道,“我不干了!都是些什么人。我尽心尽力为国家为妇女工作,到头来还得被别人这么数落。“
宋庆龄说完以后就瘫坐到沙发上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儿,平静下来的宋庆龄对着秘书说道,“罢了,我的年纪也这么大了,也是时候该退休了,我回上海养老去。”
说走就走,一向是说什么就做什么的宋庆龄,当下就辞职离开了北京,回到了上海。
在回到上海的一年间,宋庆龄虽然身在上海,但心中又十分挂念祖国的建设。
在此期间,有不少中央领导人向她发送回来继续工作的邀请,于是在一年后,放不下国家的宋庆龄,最终还是在中央领导的邀请下回到北京,继续参加工作。
在宋庆龄为祖国建设的这几十年间,她用自己的影响力和信仰,努力帮助中国人民脱离苦难。
可以说,新中国的诞生离不开这位巾帼英雄,诞生之后的发展更离不开她的付出,在此让我们向她表达最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