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一天,在国外求学的孔东梅,收到了母亲李敏邮寄的一本名叫《我的父亲毛泽东》的书,这本书正是李敏所著。
里面有一些关于母亲李敏与外公的一些生活趣事,还有毛氏家族中的其他往事。
孔东梅瞬间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翻来覆去的将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书中的内容让孔东梅感同身受,时而欣喜,时而落泪。
孔东梅从未见过毛主席,在她刚满4岁时,毛主席便与世长辞。
孔东梅对于外公的的认知除了那些革命新闻,历史报道,最多的就是从母亲李敏与外婆贺子珍的口中了解。
为了让这些“红色经典”永流传,孔东梅决定做一件大事,写一本关于外婆贺子珍的书。
在调查走访间,孔东梅了解了很多关于外公外婆之间的故事,还有两人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么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孔东梅又是如何发现的?
毛主席取名
孔东梅虽然从未见过毛主席,但她从记事的时候,她就知道她的外公是中国的领袖毛泽东。
也不只一个人说过,在毛主席的后辈中,孔东梅是长得最像毛主席的一个,特别是孔东梅下颌右侧的那颗痣,与毛主席左侧的那颗痣十分相似。
而孔东梅能够顺利出生,其中与毛主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孔东梅出生的那年,中国正处于历史的特殊时期,到处都动荡不安,李敏与其丈夫更是首当其冲遭到非议迫害,李敏身怀大肚,生活很是艰难,李敏本来是不想把孩子生下来的。
毛主席虽然有过10个子女,但是最终活下来陪在身边的寥寥无几,李敏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毛主席就特别希望李敏能够留下肚子中的生命。
于是毛主席跟李敏表示,即使生活再困难,也应该将这个孩子生下来。
李敏对毛主席向来敬重有加,毛主席的话在她的心里很有分量。就这样,孔东梅来到了这个世上。
当时毛主席已经将近80岁高龄,身体状况也不大好,当他听说自己多了一个小外孙女,心中十分高兴。不久之后,李敏从上海到北京探望毛主席的时候,就带来了女儿的照片。
那天毛主席格外的兴奋,拿着李敏给他的照片左看右看,还时不时的摸摸照片上婴儿的小脚丫。李敏看得出来,父亲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爸爸,孩子还没有起名字,您看叫什么名字好呢?”李敏对着毛主席说道。
“就叫东梅吧!”毛主席放下照片,沉思片刻便说出了这句话。“东”是毛主席名字中的一个字,“梅花”又是毛主席的最爱。给小外孙女取名“东梅”,可见毛主席对这个孩子的喜爱。
然而毛主席直到逝世也没能见到这个乖巧可爱的外孙女,1976年9月9日,孔东梅4岁的时候,毛主席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孔东梅从生下来就一直生活在上海,陪伴在外婆贺子珍的身边,所以她与外婆的感情非常好。
年幼的她并不知道那些日子,外婆为什么总是将自己锁在房间里面默默的哭泣,也不明白那段日子,为什么全国上下都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中。
后来孔东梅渐渐的长大,从旁人的嘴里了解到了祖辈们之间的过往,心中也慢慢明白了外婆为什么总是时常发呆,为什么从小时候开始,外公外婆就没有像其他小朋友的外公外婆一样生活在一起。
在她知道了外婆的艰辛历程之后,孔东梅就一直想要为外婆写上一本书。
延安第一女红军
贺子珍是我党在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党员,她也是在井冈山上与毛主席相识相知相爱,结为夫妻,陪伴着毛主席度过了革命最艰苦的十年。
贺子珍与毛主席初见时只有18岁。当时贺子珍是永新县的县委成员,在与毛主席接触中逐渐对他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愫。
当时毛主席的双脚因为受伤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化脓,每天晚上都会痛的辗转反侧。贺子珍心细如发,连续好几天亲手熬制草药为毛主席擦洗换药,很快毛主席的脚伤便有了起色。
毛主席对贺子珍十分感激,一开始见她年龄尚小,他对贺子珍就像是对邻家妹妹一样,有什么趣事都会第一时间与贺子珍分享。
不久之后,内部传来了毛主席夫人杨开慧牺牲的噩耗,毛主席悲痛万分,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一副重病缠身的模样。
贺子珍见了十分心疼,她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毛主席的身边安慰着他,鼓励着他。之后两人便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
贺子珍与毛主席在一起的十年里,基本上都是跟着毛主席东奔西走,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
在这十年里,贺子珍多次怀孕生子,甚至在长征途中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可想而知以当时的分娩条件,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来回奔波,贺子珍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贺子珍与毛主席的前几个孩子都因为革命形势严峻,不能带上年幼的孩童四处征战,所以贺子珍一生下孩子就会送给当地的老乡抚养。
种种磨难都没有击垮贺子珍的革命热情,因为她知道为了革命的胜利,骨肉至亲的分离只能是在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
1935年,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贺子珍也随军同行。4月23日,红军的总卫生部在盘县一个小山村休整。
临到中午的时候,敌军几架飞机在上空不断盘旋,发出轰隆的声音。警卫员立刻让所有人隐蔽起来。但贺子珍不顾个人安危,主动组织伤员们进行隐蔽。
敌军的飞机迫近在即,贺子珍在安置好伤员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隐蔽的位置,正当她弓起身子隐蔽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还有一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还暴露在空地上。
贺子珍心中明白,若是放任不顾,这名伤员最终肯定会被敌军的炮弹击中。于是贺子珍在这千钧一发之计,冒着生命危险跑出来,用尽全力想要将担架拖到隐蔽的地方。
谁料此时敌军已经发现了贺子珍,随后朝着地面扔下了一枚炸弹,贺子珍在炸弹爆炸的瞬间,飞扑在伤员的身上,随后周身便传来剧烈的疼痛。
敌人的轰炸结束后,卫生部的同志们赶紧跑上前查看贺子珍与伤员的伤势,伤员在贺子珍的保护下没有再受伤,但是贺子珍的伤势却惨不忍睹。在她的背部与头部,都嵌入了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弹片,并且血流不止。
当时战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并没有足够的麻药,但是弹片必须要取出来,否则会危及生命。军医李芝狠了狠心,叫上几个人将贺子珍按住,用夹子将身上表面的弹片生生的取了出来。
贺子珍痛的几度晕厥,但始终咬牙坚持着不吭声。尽管军医已经竭尽全力,但有一些碎片已经嵌入了体内,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
死里逃生的贺子珍躺在临时搭建的病床上,人在虚弱的时候更容易思念自己最爱的人,所以贺子珍心中十分想念在前方指挥作战的毛主席。
贺子珍知道当时事态紧急,于是她忍住心中对毛主席的思念,嘱咐身边的人千万不要将她受伤的事情告诉毛主席,以免打扰到毛主席。
但贺子珍以身犯险营救伤员的壮举怎么可能瞒得住毛主席,一早就有人偷偷的告诉了他。毛主席听说之后心急如焚,将手头上的工作交代下去之后,就赶紧去看贺子珍。
“子珍,你好点了吗?”毛主席在贺子珍的床前轻轻地唤着她的名字。虚弱的贺子珍睁开双眼看到了梦中的人,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大肆围剿,我军必须要继续行进。贺子珍心里面担心自己的伤势会影响到行军的进程,所以一再坚持留下来,让毛主席将自己寄放在当地的老百姓家里面。
但是毛主席怎么会同意呢?
当初杨开慧被捕,国民党逼迫她发公开声明与毛主席脱离关系,杨开慧宁死不屈,最后被国民党残忍杀害。这件事情也是毛主席心中永远的痛。
而如今国民党军队近在咫尺,将贺子珍留下来无疑是在送死,所以毛主席坚定的表示要走就一起走。
毛主席日理万机,与贺子珍见面之后就需要赶回去处理军务,在临走之际,毛主席交代休养连的其他同事:
“就算是抬也要将子珍抬走,绝不能留在这里。”
就这样,贺子珍拖着病痛的身躯走过了万里长征,到达了陕西延安。
贺子珍在陕西延安生下了与毛主席的女儿,取名毛娇娇,也就是后来的李敏。
但没过几个月,贺子珍就负气出走苏联,直到1947年才返回国内,等她回来时,一切早已经物是人非。
十年婚姻画上句号
1937年,延安来了两位进步女青年,给紧张严肃的延安革命根据地带来了不一样的氛围。特别是美国红色记者史沫特莱十分开放,与人一见面就会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对毛主席也是如此。
然而贺子珍对此十分反感,久而久之心里面就有了一个疙瘩,思想包袱也就越来越重。毛主席忙于政务,一时也没有察觉贺子珍的心境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不久之后,贺子珍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是她与毛主席的第六个孩子。但是贺子珍一点也不高兴,心里面十分崩溃。
她生孩子已经生怕了,加上当年残留在体内的炸弹碎片经常让她疼痛难忍,贺子珍权衡之下,决定先去上海医院取出弹片。
然而当时上海已经被日军攻陷,贺子珍心中对毛主席有气,也不想就此回到延安。后来,贺子珍辗转到了苏联就医,不久便生下了小儿子,可是没过多久,小儿子感染了肺炎不幸夭折。
再加上身体里的弹片由于时间过长而永久的留在了体内,在双重打击下,贺子珍万念俱灰,每天以泪洗面。而不久之后从国内传来的一则消息更是让贺子珍的天都塌了。
这则消息正是毛主席与江青结婚的消息。贺子珍虽然是负气出走,但在她的心中依然深爱着毛主席,起初她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收到了毛主席的亲笔书信。
“子珍同志,我一切都好,勿念,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如此简短的一封信宣告着两人十年的夫妻关系走到了终点。
后来毛主席为了让贺子珍不在苏联孤苦伶仃,特地托付朱德的女儿朱敏将4岁的李敏送到贺子珍的身边,有了女儿的陪伴,贺子珍才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
然而不久之后,贺子珍因为娇娇患病的原因,与苏联伊万诺沃市国际儿童院发生了冲突,竟被强制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异国他乡突然被关进精神病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想而知贺子珍在里面受了多少苦难。
直到1947年,贺子珍才在老战友王稼祥夫妇与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回到了中国。之后毛主席便安排人将女儿接到北京上学。
对于贺子珍,毛主席始终没有任何指示,贺子珍到上海的时候曾经给毛主席去过一封信,毛主席始终没有回音。
直到1950年,毛主席才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让她保重身体,有空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很显然,贺子珍是不可能再回到毛主席的身边了,但她对毛主席越发思念,加上女儿长年不在身边,贺子珍的情绪始终处于崩溃的状态,身体也愈发不好。
亲人或是老战友来探望贺子珍的时候,都闭口不提毛主席的事情,以免刺激到贺子珍。
但是有一天,贺子珍突然从收音机里面听到了毛主席的声音,当时毛主席正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致辞。
毛主席的声音像一股电流进入了贺子珍的脑海里,她听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直到第二天,贺子珍才被人发现僵坐在椅子上,嘴巴里面念念有词,显然是受到了刺激。后来李敏一到放假的时候就会回到上海照看贺子珍,这也使得贺子珍慢慢恢复如常。
但在她的心里,一直想与毛主席见上一面,但这个愿望在当时却难如登天。
1959年7月,贺子珍在江西南昌休养时,毛主席正好在庐山开会。
江西省省委书记方志纯与妻子水静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将贺子珍秘密接到庐山,这对昔日夫妻在阔别了22年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见面,而这次见面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贺子珍对此悲喜交加,进入美庐别墅后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在与毛主席密谈一个多小时后,贺子珍便离开了庐山。毛主席有些伤感的对水静表示贺子珍脑子坏了,一直答非所问。
这最后的会面让贺子珍对庐山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后来三次登上庐山,就为了能够与毛主席再次相见,但此后再无机会。
后来李敏生下了女儿孔东梅之后,就将女儿放在贺子珍的身边,贺子珍有了外孙女的陪伴,脸上也多了些笑容。
旧物中的“秘密”
1976年9月9日,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北京与世长辞。
此后的几个月里,贺子珍总是关上门一个人默默的流泪,当时孔东梅还小,并不知道外婆为什么如此悲伤,还总是笑着在房子里跑来跑去。
三年后,当毛主席纪念堂修建好的时候,贺子珍在女儿李敏的陪伴下专门到北京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还带去了一个花圈,上面写着:
“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可见此时的贺子珍也已经解开了心结。
1984年4月19日,75岁的贺子珍因病去世。
在她的骨灰里,赫然出现了当年长征时期嵌入她身体里的弹片,李敏见状情绪失控,她想到了母亲这一辈子所受过的那些痛苦与煎熬,哭的不能自已。
2001年,在贺子珍逝世后的第二十个年头,外孙女孔东梅决定向世人传播和推广“红色经典”。
在走访毛主席曾经的警卫员李银桥的时候,李银桥告诉孔东梅,在毛主席的遗物中,有一件满是补丁的旧军装,即使已经不能穿了,他也一直珍藏在柜子里,舍不得丢。
而这件旧军装正是贺子珍当年亲手缝制的,毛主席还说过贺子珍是对他最好的一个女人。
而在贺子珍的遗物中,有一条破旧的毛毯,李银桥告诉孔东梅这是毛主席送给贺子珍的。
孔东梅瞬间泪目了,在她的记忆中,外婆每天晚上都会盖着这条毛毯,并将它视若珍宝。
毛主席与贺子珍虽未能白头到老,但他们十年的红色婚姻依然备受瞩目,因为那是毛主席最艰难的十年,也是共产党乃至全中国人民最艰难的十年。
在那十年里,毛主席与贺子珍荣辱与共,出生入死,共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堪称革命夫妻的典范。
在此向贺子珍同志致敬!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