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4年,美国蓝登书屋出版了《毛泽东的私生活》的英文版,作者自称是一位毛主席身边的人。而后,台北市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再版了此书。
在此之前,汪东兴也曾被海外出版社出重金邀请撰写回忆录,可被他果断拒绝了。
但这本书出版后不久,汪东兴便接到了以前同志的电话,“你也应该写回忆录,如果你不写,人们就该认为他写的是真的了”。
汪东兴急忙托人买来这本书,看后气得他直接将书摔到了地上,“简直是胡编乱造!”
家人看汪东兴如此气愤,便问其原因。汪东兴叹了口气说:“当初我真是瞎了眼,要不是因为我,主席也不能用他。”
那么,汪东兴口中的“他”到底是毛主席身边的谁?他与汪东兴是怎样结识的?他又做错了什么事?汪东兴为何要这样说呢?
而这一切还要从汪东兴退休后的一次帮忙说起。
一段不愿回忆的往事
1980年,才65岁的汪东兴就选择了主动退休,这对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的汪东兴来说,退的有些过早了。难道他是想早点退休享受晚年清闲吗?
当然不是。汪东兴作为毛主席最信赖的干部之一,也是毛主席一手培养起来的。他在党内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还是“红小鬼”时代就早早参加革命的汪东兴,一辈子都与革命事业打交道,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可是相较快速发展的社会来看,他的思想还是滞后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像汪东兴这样曾经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干部虽然在党内任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他们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于是,1980年的2月,汪东兴主动向组织提出,辞去自己所有职务,远离领导岗位,将机会让给更适合的人,之后许多重要岗位上的干部也相续辞去领导职位,比如纪登奎、陈永贵、吴德等人。
从这个角度来讲,汪东兴的确拥有大家风范和高尚的情怀,是值得人们尊敬的领导人。
退休后的汪东兴回到了老家江西,他与大多数退休的老人一样,过着平静而低调的生活,平日里不是外出遛弯,就是在家锻炼身体,同时还多了养花伺草的爱好,生活很是惬意。
同时,他虽然退休在家,但仍心怀国家大事,他每天都离不开听广播、看报纸。国家大事他一件也不想错过。当看到国家有好消息时,他都会倍感欣慰;当看到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也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样关注。
有一次,他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戈阳县志》上有一处地图标注有误,他赶紧让秘书联系责任编辑。他认真严谨的态度令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很是敬佩。
而后,当编辑们着手编辑《戈阳人物》一书时,也就有关历史问题,向汪东兴请教。
当初稿完成后,汪东兴还帮助出版社校对。在校对过程中,他发现方志敏和余汉朝两位革命烈士并没有写进人物志中,他立即将此事告之出版社,避免了重要人物遗漏事件。
正是因为汪东兴的这次帮忙,让出版界看到了汪东兴的价值。特别是一些西方出版社也因此关注到了汪东兴,于是他们出重金邀请汪东兴撰写回忆录。可对此,汪东兴却果断回绝了。
事后,家人问询汪东兴原因,他说,要是自己写了回忆录,怕是死后就没脸去见毛席了。
不过,像汪东兴这样的领导者,撰写回忆录其实是晚年的一项重要贡献。虽然汪东兴没有接受西方出版社的邀请,但他还是在有关部门的鼓励和协助下,开启了自己的回忆录撰写工作。当然,回忆录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他与毛主席的点点滴滴。
每当回忆往事时,汪东兴都忍不住感慨万千,他对毛主席的感情是深厚的,对毛主席的崇敬更是溢于言表。
可每当回忆起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事,他都会觉得对不起毛主席。这又是什么事情呢?
一次错误的遇见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过汪东兴,“别人用起来我都不放心,只有汪东兴在我身边,我才感到放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足以看到汪东兴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地位。
汪东兴能够取得毛主席的信任,也与他沉稳的性格和谨慎的作风有关,更与他办好一件件小事所积累的信任相关。
可即使这样,汪东兴还是百密一疏,他很少向领导推荐用人,却偏偏在这件事上,让汪东兴深感对不起毛主席。
汪东兴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正是因为小时候的生活艰苦,才让他早早的就为了追求真理而踏上了革命之路。
十几岁的汪东兴先是加入儿童团,而后加入工农红军,后来顺其自然的转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他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周总理的赞许,这才将他推荐给了毛主席。
在毛主席身边的汪东兴不仅是工作上的“小机灵鬼”,而且各项工作能力突出,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至此便跟随毛主席左右,并且负责起了他的安全工作。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我国百废待兴,各地也都需要大量人才。为了让汪东兴得到更好的发展,毛主席将他安排到了汪东兴的老家——江西省工作。
可才工作了两年有余,汪东兴就直接被中央一个紧急电报调了回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就与他介绍的那个人有直接关系。
当年,毛主席觉得汪东兴还年轻,总留在自己身边,干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个警卫的干部,于是他派汪东兴去江西发展。
可是汪东兴十分不舍,他担心别人照顾不好毛主席。因此,即使那边给出特别好的条件,他也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两人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来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让汪东兴亲自介绍一位他信得过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
最终,汪东兴千挑万选,选择了一位医生,这才肯踏上南下的列车。
这位医生不是别人,正是医术高超却一直未被重用的李志绥。
李志绥的父亲是一名国民党高官,他因有国外临床医学的经历,所以此前担任国民党军医。
他能够投奔共产党说来也是巧合。当初他本想与父亲一同退往台湾,但在途中与父亲失散,被解放军俘虏。而当得知他是优秀军医时,这才不惜礼贤下士,让他在香山医院任职,而后他才有机会被调入中南海工作。
汪东兴与李志绥的相见,是在一次汪东兴生病时,两人一边看病一边闲聊,汪东兴虽然读书不多,但能够感受到李志绥是个有知识、有文化,又很风趣的人。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朋友。
也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汪东兴在选择人接替他时,第一时间想到了李志绥。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是汪东兴始料不及,甚至是让他后悔一生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看走了眼的人
汪东兴本以为帮毛主席选择到了一位医术高明的高材生,可他却不曾想到自己竟无意间在毛主席身边埋了个雷。
刚开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候,李志绥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也很少犯错误。毛主席对他的这份谨慎的态度十分认可。慢慢的,毛主席对他越来越信任,每次南巡也都会带上他。
李志绥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业务能力,得到了重用和提拔,最终还荣升为所在医院的院长。按理说,他应该知道珍惜并好好工作才对。
可谁曾想,收入水平和职务已经超越许多人的李志绥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在当院长期间,还凭借着毛主席的保健医的头衔,私自收受他人贿赂。
在得知了此事后,毛主席虽然很痛心,但还是第一时间让人通知汪东兴,并指派他负责调查此事。
汪东兴调查发现,李志绥收受赃款事件基本属实,爱惜人才的毛主席决定给李志绥一个机会,于是自掏腰包,为李志绥补上了窟窿,并苦口婆心的劝导他说,“你是个有能力的医生,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我说,一定不要做无法挽回的事。”
但是,毕竟犯了错误,不可能不接受处罚。李志绥随后被调到另一家医院。
本以为,经过此事后,李志绥会痛定思痛,可没想到,他不但没有感恩,反而成了日后他恩将仇报的借口。
时间到了1966年,李志绥因为出身的问题也受到了批斗。毛主席念在他曾经服务于自己的份上,特意找人说情,这才保护他后来没有受到批斗。
后来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毛主席还派李志绥到各地民间团体中“搞串联”。不得不说李志绥这份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江青等人看到了李志绥的价值,便主动拉拢他。可后来,随着江青等人被抓,李志绥也受到牵连,被关押起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重获自由。
1988年,李志绥申请移民到了美国,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在西海岸定居。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落稳脚,美国的情报部门就闻讯找上了他,并邀请他撰写一本回忆录。
起初,李志绥将自己的日记交给了情报人员,可对方看后却表示,“没有一点观赏性”,并告诉李志绥,可以创造性的写一些人们喜欢阅读的内容。
李志绥的工作内容没有什么创新可言,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便开始像写小说一样,开始对毛主席的生活胡编乱造,同时为了迎合对方的需求,他甚至故意抹黑毛主席。
后来,李志绥的回忆录竟然出版发行了。当然,这本回忆录是全英语形式,而后再版时,才在台湾出了中文版,其中缘由不说自明。
当汪东兴听说李志绥出了回忆录后,特意买了一本,可他看了没有几页,气得直接将书摔在了地上,他更恨不得马上抓到李志绥狠狠的教训一顿。
不过远在大洋彼岸的李志绥再也没有回到过祖国。所以汪东兴的心愿也没有达成。这件事情一直成了汪东兴的心病,他更因为自己错看了这个人而悔恨终生。
后来,汪东兴在回忆此事时,也深刻的进行了反思,他觉得首先是自己太过轻信人了,被李志绥的高学历和高医术给欺骗了,并没有好好的查看其背景。
此外,汪东兴也觉得早在李志绥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应该手下留情,这才造成了李志绥的一错再错,甚至还反过来伤害毛主席。
这件事情虽然错不在汪东兴,但却成为了他一生的憾事,直到晚年他都无法原谅自己。
不过,汪东兴也有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情,那不是他位居高位,而是他跟对了人,跟着伟大的毛主席,并且一直保护着他的安全。汪东兴称,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为正确的事情了。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皆为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和当时的情景合理设计的,不可作为参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