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外媒誉为“中国相声艺术的希望”;他是中国中老年妇女的偶像、亿万国人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在他的欢声笑语中度过的;他是春节联欢晚会“元老级”演员。
他就是著名的相声艺术家-冯巩。可为何他会在去老山阵地慰问演出之前,要留下遗嘱呢?他在那里又经历些什么?
冯巩
前往老山
1985年,冯巩是中国铁路文工团的一名相声演员,他和搭档刘伟受命去老山前线慰问演出。此时正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关键时刻,前线每天都有小规模战斗爆发,此时去前线慰问演出面临的可能就是枪林弹雨。
在慰问期间,我军情报部门截获到一份敌方情报,称我军前沿阵地上来了高级将领还有两名日本人。
这是敌军对我军阵地观察之后的结论分析,可见我军的一举一动其实敌军都观察到了。而高级将领这种关键性人物,自然避不开敌军的眼线。
但其实这是敌军自己玩了一个乌龙,所谓的高级将领其实是前来慰问的演员,只不过穿着的是闪亮的军服,被误认为是高级将领。而所谓的“日本人”更是啼笑皆非。
当时冯巩和刘伟演出的服装是蓝竖条西服,而敌军不知道从哪听说的日本人喜欢穿蓝竖条西服,就将冯巩和刘伟误认为是日本人。
老山战役
但这对于冯巩等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笑话,敌人既然能够观察到他们,那就说明他们时刻都身处于敌人炮火的射程范围内。他们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这样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据冯巩事后回忆说,当时他在前线到处给战士们演出,他也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但是即便如此,担心也是没用的,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给战士们呈现出最好的演出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在来前线之前,冯巩就意识到了危险,所以给自己的朋友留下遗嘱,叮嘱他如果自己遭遇不测,要帮忙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其实这并不是冯巩第一次面临危险,在此之前冯巩也曾多次遇险。
第一次是在东北,当时去演出的地方零下四十多度,这对从来没有经历过极寒的人且没有生活经验的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刚去的冯巩,嘴唇被冻到一起,竟连张都张不开。但冯巩天生的乐观给他无穷的力量,拿热水敷了好长时间,才得以说话的他。
冯巩
开玩笑地说幸亏自个的血是热的,不过再联想到久居东北的人,一直都是在这样的温度下劳作,还说自己太大惊小怪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也是在慰问演出的路上,当时四川发生特大水灾,冯巩要徒步上百公里赶到演出的地方。这途中要经过嘉陵江,江面上只有两根晃晃悠悠的钢丝,所有人都要通过这两根钢丝到达对岸。
脚底下是湍急的江水,江面上是呼啸的大风,走在钢丝上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般人看到这种场景,别说走过去了,就是站在旁边都觉得害怕。
但是冯巩和他的队友们没有胆怯,因为他们知道,灾区的人民在等着他们,再难他们都要挺过去。
幸好,冯巩和队友们都顺利地走到了对岸。面对危险,冯巩没有豪情壮语,没有所谓的英雄气概,仿佛这些对他来说都算不得什么危险,这也许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吧!
冯巩
当时那个年代不管是参军、入党、找工作等等,只要你在社会上生存,就跳不掉政审。本来前途似锦,年仅16岁的冯巩就通过中央广播文工团初试和复试。
用现在的话说,冯巩当时的条件可谓是星路一场灿烂,但是他的人生有一块“黑色胎记”,这块胎记也毁了他的前程。
冯巩的经历
在这里不得不说下冯巩的家庭,冯巩的曾祖父叫冯国璋,曾出任过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祖父冯家遇是民国时期的实业家,家里积累了万贯家财。冯巩的父亲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母亲出生在“京津第一家”的豪华公馆中。
这样的出身在现在来说是非常显赫的,但是在当时却是非常致命的。当时的特殊年代,即使是农村的小地主都没有社会地位,何况是民国时期独裁者和资本家的后代了。
其实冯巩就没见过曾经出任临时大总统的曾祖父,而自己的祖父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将全部家产都献给新中国。
冯巩
自己的父亲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而母亲也是一直在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人才。年少的冯巩其实是困惑和不解的,更多的可能是委屈。
就这样,冯巩当了两年的“黒兵”,所谓的黒兵,其实就是不参加政审,但是是没有军籍和档案的。
当时部队上说是先当兵,在合适的时机在办理入伍手续,但直到部队整编,冯巩都没有等到那个合适的时机。
离开部队,冯巩回到了天津,被安排到天津制线厂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一生都没齿难忘的人,冯巩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他以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艺术才华,征服了所有人。
从冯巩到制线厂工作之后,制线厂的文艺工作被冯巩搞得风生水起、热热闹闹。不仅搞活了厂里的文艺活动,他还搭起了一座“鹊桥”,为厂里的大龄青年穿针引线,介绍对象。
冯巩
出色的工作能力,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也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在工作两年之后,厂领导决定任命冯巩为制线厂团委书记。
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领导来到了厂里,他们看中了冯巩和他的搭档刘伟。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领导和厂里商谈,要调冯巩和刘伟到该团任相声演员。
而让冯巩没齿难忘的伯乐便是时任天津制线厂党委书记的陈逸民,他就看到了冯巩身上的闪光点,也是他提议由冯巩出任该厂团委书记的。
但是,他也知道,冯巩的才华不应该局限于这个小小的一个地方工厂,他应该去更大的舞台,去一个不会限制冯巩才华的舞台。
所以,对于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商调,陈逸民是举双手赞成的,甚至一路开绿灯。不仅如此,他还向铁路文工团的领导表示,如果冯巩去北京之后,在户口、工资和生活方面暂时解决不了,都可以由制线厂包了。
陈逸民是一位可敬的人,他给冯巩带来了很多心灵上的震撼,这对冯巩今后的艺术人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冯巩
参演春晚
在进入中国铁路文工团之后,冯巩跟随着团里,全国各地到处演出。有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也有南方的炮火连天、有跨越湍流不息的大江、也有徒步奔赴的灾区。
在这里,冯巩的创作和表演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他将所有的精力都融入到了自己的表演当中。在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正直与真诚、凝重和严肃。
1986年,冯巩第一次登上中央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天开始,冯巩成为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常客,更是连续33年参加春节联欢晚会。他不仅被广大观众戏称为“中国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更是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相声艺术的希望。
1988年,冯巩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位搭档,也是著名的相声演员牛群。本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人在一起搭档,却没想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反响。
一句很平常的话,通过他俩绘声绘色的讲述变得妙趣横生。其实很多人都看过他们的演出,谈笑间就让人豁然开朗,捧腹大笑后又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含义。
牛群
其实两人的组合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顺利,当时冯巩是中国广播说唱团的演员,而牛群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演员。
在当时军、地两方的合作从没出现过,对于两人能不能合作?怎么合作?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领导也是想破了头脑。
为了能够和自己气质相近、心灵相通的牛群合作,冯巩上下奔走,找了很多部门和领导,最终才有了二人之间第一次的合作舞台,全国人民的喜欢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
冯巩和牛群虽然合作了,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个“契约”。他们相互约定,两个人的合作不仅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也要不断的吸引对方。
这样两个人才能持续地上升,互相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如果其中一方停滞不前了,不能够吸引另一方了,他们就会因为合作的形式限制他们的发展,如果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他们愉快分手的时候。
演出
在相声表演方面,冯巩已经展现出了自己艺术才华,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他认为自己还要不断地学习。
1988年,冯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影视编导。学习之后的他萌发了向更高层次的喜剧艺术探索的强烈愿景。
这一年,冯巩担起主演、制片人等多项担子,以瘦了二十斤为代价,终于将连续剧《开心阿O》呈现在观众面前。
冯巩也因为主演阿O,捧起了第二届电视十佳的奖杯,阿O的形象也久久的留在观众的心中。在这之后,冯巩还出演了由著名喜剧导演谢添的电视连续剧《那五》。
从此,冯巩被谢老带入了另一个艺术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冯巩的艺术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演出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老山前线慰问演出,到春节联欢晚会的欢声笑语,再到《那五》里人物内涵的把控。
冯巩一次次将自己的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表演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本身,他诉说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声,他是将艺术融入到了生活。
又将生活融入到了艺术,在他的表演中人们处处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正是冯巩所要体现的艺术最自然的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