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迷雾,诉说天下故事,探索背后真相,为您全面地了解历史,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提供启发性的知识和精神力量!
—— 《 否哈 • Fouha 》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In 1968, Despite Everyone's Opposition, She Married A Poor And Lower-middle Peasant Female Educated Youth. What Happened Afterwards?

2023-05-29 16:50

1974年2月,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县(现诸城市)三官庙村大队,一间破旧的小木屋内,女知青廖晓东正在上课。

只不过现在的她状态极其不好,年仅27岁的她,却骨瘦如柴,不得不拄着一个木棍,用来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但即便是这样,廖晓东依旧是一副随时都可能倒地的样子,果然,在上课后没多久,廖晓东就在孩子们的面前,倒了下去!

随后村大队立刻通知上级领导,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肝硬化缺水,县医院条件差无法医治廖晓东。

于是县领导则提出,要将廖晓东送往青岛大医院,可是这个提议却被廖晓东拒绝了,“不要给国家浪费钱了。”

最终,廖晓东因为救治不及时,永远地离开了这人世间,可是在医生后来的检查中却发现,廖晓东的身上遍布着淤青!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廖晓东的身上会出现如此众多的伤痕?而且看起来,绝对是经年累月才积累下的!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那么在廖晓东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而作为一名下乡女知青,她又为何会骨瘦如柴?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索这背后的故事,看看廖晓东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番悲惨经历。一圈三连,点赞关注~

廖晓东决定下乡

上山下乡,作为中国六七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成为无数老一辈人中,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廖晓东,女,出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她的父母全都是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同样也都是为新中国建立而奉献自己生命的烈士。

早在渡江战役时期,廖晓东的父亲就跟随主力部队,对依旧盘踞在南京的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猛攻。

在战斗中,廖晓东的父亲作战勇猛,不幸被敌人击中,光荣的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为共和国的建立,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廖晓东的母亲悲痛欲绝,但是在擦干眼角的泪水后,母亲坚强地挺过了这个难关。

与此同时,新中国建立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剿匪战争,母亲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决定继续跟随部队南下,追剿土匪以及国民党溃兵。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可是此时的廖晓东刚刚出生没几个月,于是母亲便把廖晓东托付给了一位,曾经一同浴血奋战过的战友。

“孩子是革命的后代,如果连我也牺牲了,那么希望你们能把她培养成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临行前,母亲这样对战友说道,随后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跟随大部队进山剿匪,而战友则眼含泪水的和母亲告别。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你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

果然,在战友带着廖晓东回到青岛后没多久,部队传来消息,廖晓东的母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廖晓东自此也成为了一个孤儿!

不过好在,廖晓东的养父母,也就是母亲的战友,对廖晓东视如己出,哪怕是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依旧坚持,要给廖晓东最好的生活环境。

在养父母的关怀和照顾下,廖晓东的成长充满了欢乐,而且养父母也从来没有和廖晓东提过她的身世,为的就是不希望廖晓东出现什么心理负担。

养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廖晓东感受到家的温暖,而且在养父母的支持下,廖晓东也顺利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1968年,21岁的廖晓东从青岛的一所高中毕业,按照养父母的规划,下一步,要么就是让廖晓东继续求学,去上大学;要么就让廖晓东报名参军,总之,廖晓东的未来充满了光明。

可是就在这一时期,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国家发出号召,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毕业的廖晓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不说就报名了当地的知青工作队,想要去祖国最艰苦的地方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可是让廖晓东没想到的是,当她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后,却遭到了来自父母双方一致的反对。

父母认为,去哪里都是可以为祖国贡献力量,但是廖晓东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人,她的未来绝对不是去乡下,她可以去更加广阔的平台,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父母坚决反对廖晓东这个决定,要求廖晓东现在好好准备,要么去考大学,要么就去报名参军。

“你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们想,你还是不要去了,让你的弟弟妹妹代替你去吧。”

面对父母的反对,廖晓东第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坚持,她认为,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都还小,怎么可以让他们受苦!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更为关键的是,搞革命工作,哪有代替这个说法,所以廖晓东坚持认为,自己既然报了名,就应该去上山下乡!

为此廖晓东还和父母闹了一场,双方最终不欢而散,可是此时的廖晓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哪里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父母劝阻无效

而另一边,父母在劝说廖晓东无果后,心里也是百感交集,想起廖晓东的亲生父母,双双牺牲在战场上,廖晓东作为他们唯一的后代,绝对不能这样下去!

所以养父母为了阻止廖晓东,不断地动员廖晓东的老师,至交好友,一起来劝说廖晓东放弃心中的这个念头。

但是面对来自各方的劝说,廖晓东不仅没有任何听从的样子,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上山下乡,要去祖国最艰苦的地方,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在至交好友劝说她时,她反过来劝说自己的好友,“你若真是我的好朋友,就不要拦我,和我一起投入到火热的农村生活中去吧!”

这下好了,原本来劝说廖晓东放弃的好友,反过来被廖晓东说服了,她也决定和廖晓东一起,上山下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眼看着,劝说无果,而且还反过来被廖晓东劝服一个,养父母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在商量一番后,决定告诉廖晓东的身世,希望借此让廖晓东冷静一下,为她已经逝去的父母考虑一下!

但是让养父母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告知了廖晓东的身世后,廖晓东虽然埋头痛哭了一场,可是却更加坚定了上山下乡的决心!

她是这样说的,“自己的父母,为了新中国牺牲在战场上,那作为他们的女儿,就更应该继承他们的意志,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廖晓东的这番话,最终打消了养父母继续劝说下去的念头,他们只得支持自己这个养了二十余年的亲闺女,支持她上山下乡的决定。

1968年5月1号,在青岛火车站前,养父母带着孩子前来送廖晓东,临行前,母亲拉着廖晓东的手,不住地低声哭泣。

“孩子,爸爸妈妈支持你的选择,只是你要去的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将来的路怎么走,就看你自己了,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写信给我,爸爸妈妈一定会来帮你的。”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直到这个时候,年轻气盛的廖晓东才在猛然间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自己就要离开生活二十余年的家乡,离开父母家人,独自一人生活!

想到这里,廖晓东的视线忽然变得朦胧起来,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但是她并没有回头,而是转身登上了前往未知地域的火车。

廖晓东抵达

随着时间的流逝,廖晓东这一批下乡知青就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县(现诸城市)的桃林公社。

公社的领导热情地欢迎了廖晓东一行人的到来,而且,考虑到他们以往的生活习惯,还专门腾出好几间大木屋,用作宿舍。

初次走出家门的廖晓东对此感到十分新奇,住了一夜后,廖晓东就走出宿舍,和生活在这里的老乡交流。

当廖晓东从老乡口中得知,这里还并不是最为贫困的地方后,她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奋斗!

于是廖晓东便主动找到公社领导,声称自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请领导批准!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面对廖晓东的要求,公社领导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先行婉拒了,可是廖晓东却不依不饶,再三提出自己的请求,还拉上好友一起。

终于挨不住的领导,只得向县里汇报,请求县领导的指示,而接到桃林公社的汇报后,县领导也很快给予了明确指示,同意廖晓东的申请。

于是廖晓东和好友,以及同批的知青一起,坐上公社的拖拉机,向诸城县最为艰苦的地方——三官庙出发了。

从公社到三官庙的路特别难走,而且在最后几公里,根本就是无路可走,廖晓东等人只得徒步走了几公里,这才来到三官庙大队。

此时,三官庙的乡亲以及大队领导早就等候多时了,他们给廖晓东一行举行了虽不丰盛,但是也很隆重的欢迎仪式。

而来到三官庙后,廖晓东这才认为,自己的此行才有了意义,她们在欢迎仪式结束后,被安排住进了两间茅草屋。

就这样一行人在三官庙生活了下来,一直到当年的初春时节,此时三官庙依旧是满山银装,积雪都还没有化尽。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于是三官庙大队便组织了一场“忆苦思甜”大会,还邀请廖晓东等知青一起参加,也正是这场大会,彻底改变了廖晓东的命运!

忆苦思甜,廖晓东结婚

在大会上,出现了一个人,他叫卢照东,他是当地的民兵连战,中下贫农的代表。

他说道,“俺们家三辈都是讨饭的,三辈都没娶过媳妇!俺爷爷捡了俺爹,俺爹又捡了俺。俺今年都三十多了,还是个光棍!”

坐在下面的廖晓东一听这话,心里当即就激动起来,立刻起身说道,“刚才我听说,这位贫农30岁了还没有成家,心里很难过,我要积极响应与贫下中农结合的口号,嫁给这位贫下中农代表!”

廖晓东一番铿锵有力的发言,惊呆了在场所有人,包括她的好友,好友一把拉住廖晓东说道,“你疯了?”

可是廖晓东却回道,“不,我没疯,农村和城市没有什么区别,我要留在这里,在这里开花结果!”

很快,在大会结束后,三官庙大队领导就给廖晓东和卢照东,办理了结婚证,并向上级汇报了此事。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廖晓东的婚礼极其简陋,不仅没有摆席,甚至都没什么人来祝贺,廖晓东得到的只有一张结婚证!

随后廖晓东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跟着卢照东去了他家,等到廖晓东看到卢照东那仅有的一间破草房时,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也就在廖晓东发呆的时候,他看见,从里屋走出来一个瘦小的男孩,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卢照东的弟弟。

因为家里只有一张床,所以弟弟平时都是和卢照东一起睡的,现在廖晓东来了,弟弟就得搬出去。

看着弟弟手里的一床破旧棉被,廖晓东心里也很难过,于是就把自己的八成新的棉被,送给了弟弟。

但是当卢照东得知此事后,心里却十分生气,可是这床棉被毕竟是廖晓东自己的私人物品,卢照东再怎么生气,也没办法直接训斥。

于是他便说道,“既然你是来学习的,那么以后遇见什么事,都要和我商量,不能擅自做主!”

听出卢照东的不高兴后,廖晓东也忍了下来,但是廖晓东不知道的是,这一切才是她噩梦的开始。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晚上,和卢照东睡在床上,盖着破旧且充满异味的被褥时,廖晓东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也不知道,此时的她有没有后悔?

这以后,廖晓东和卢照东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多次发生了冲突,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廖晓东习惯了晚上睡觉前洗脚。

但是卢照东却看不惯这点,嫌弃廖晓东太过讲究,直接呵斥了廖晓东一番,声称贫下中农没有这个洗脚的习惯!让廖晓东不要浪费柴火!

卢照东的强硬,逼得廖晓东一步步地退让,后来廖晓东不仅把自己仅有的一些雪花膏,送给自己的好友,还不得不去习惯卢照东的恶习!

可是即便如此,卢照东对待廖晓东的态度,却越来越恶劣,从刚开始的呵斥,到后来的怒骂,最终发展到家暴!

卢照东家暴

卢照东的本性在那一刻彻底暴露,因为看不惯廖晓东,他多次对廖晓东拳脚相加,打得廖晓东浑身上下都是淤伤!

不仅如此,因为廖晓东作为知青,在口粮上要分配得多一点,可是这份口粮却被卢照东的弟弟吃了!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这就使得廖晓东慢慢瘦了下来,哪怕是后来,廖晓东怀孕,这种情况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而且在廖晓东怀孕期间,卢照东依旧会对廖晓东家暴,不仅如此,廖晓东还需要承担沉重的家务,有时还要去地里帮忙干活!

在廖晓东生产结束后,此时应该是做月子的时候,但是卢照东却再次严厉怒斥道,“贫下中农没有坐月子的习惯!”

强逼着廖晓东在生产后仅三天的时间,就起床继续承担起家里的劳务,同时还要兼顾照管孩子!

繁重的劳务,卢照东的家暴,缺少的口粮,使得廖晓东骨瘦如柴,在又一次的家暴后,廖晓东的好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要拉着廖晓东去找公社领导告状!

可是廖晓东却把好友拦了下来,她认为,这是自己的选择,看着好友廖晓东这幅模样,好友自己也被吓倒了,自此再也没有插手廖晓东的事!

就这样,廖晓东渐渐走向了她最终的命运——死亡,那是在1974年2月,在廖晓东自己办的学校中,廖晓东倒下了!

而说起这个学校,这可能是廖晓东来三官庙,做的唯一一件正确的事情了。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廖晓东办学校

她看着村里的孩子整日无所事事,认为这不是办法,于是就想着,自己父母以前告诉过自己,根据地办的那种“工农学校”。

于是就向上级呼吁,办理一所学校,半耕半读的那种,让村里的孩子可以有书念,将来也有一个好出路。

廖晓东的这个申请得到了批准,村里专门给她腾出了两间小木屋,廖晓东自己当老师,教授村里的孩子。

可是这样一来,廖晓东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学校里,家里的事难免有所疏漏,这就引起卢照东极大的不满!

于是卢照东再次对廖晓东家暴,一边打一边骂,“妇道人家,整天出去,不做家里事,你想干什么?”

可是这一次,哪怕卢照东打的再疼,廖晓东也没有屈服,她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个学校一定要维持下去。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无奈之下,卢照东也索性不管了,只要廖晓东把每天的一日三餐准备好,卢照东就不去学校闹。

在家庭以及学校的双重压力,本就瘦弱的廖晓东变得更加憔悴了,更何况,现在的她又怀孕了!

最终每天的来回奔波,让廖晓东的身体出现了极大的亏空,尤其是二胎生产后,廖晓东更是虚弱不堪。

在1974年2月的这天,最终支撑不住的廖晓东当着学校孩子的面,倒在了讲台上,再也没有醒来。

村里的领导在得知此事后,吓得慌不择路,立刻向上级汇报,随后送往县里的医院救治,医生诊断,肝硬化缺水,县里的条件不足,送到大医院才有希望。

1968年,不顾众人反对,嫁给贫下中农的女知青,后来怎么样了?

于是县领导便想着,把廖晓东送回青岛,让青岛的大医院救治,可是对此廖晓东却拒绝,“不要给国家浪费了!”

廖晓东的哀求,使得县领导一时也拿不住主意,最终,廖晓东的生命就这样被一点一滴耗尽,永远的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