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迷雾,诉说天下故事,探索背后真相,为您全面地了解历史,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提供启发性的知识和精神力量!
—— 《 否哈 • Fouha 》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He Was Called Jinggang Mountain By Chairman Mao Three Times,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Founding Lieutenant General, But Died Of Exhaustion At Work

2023-05-29 17:00

1968年,毛主席用他那地道的湖南话高兴而大声地朝张国华喊道:“井冈山,你过来!”

张国华紧张而又激动地走到毛主席面前,甚至连当时的细节都还记得很清楚,5月的北京热烈而明媚,阳光照耀在中华大地上,毛主席略显粗糙的手紧紧的握着张国华的手,面含微笑的朝着他亲切问候。

甚至连当时的语调都记的十分清楚,说起来,这也是毛主席第三次在公开场合亲切地称他为“井冈山”,前两次分别是1951年和1963年。

为什么毛主席会称呼张国华为“井冈山”呢?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一、吉人天相,父母掌中宝

1914年,在江西永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正值十月下旬,微风吹拂着金色的麦浪,全家人对于小男孩的到来都十分兴奋。

这不是第一个诞生在这个家庭的孩子,但却是第一个存活下来的孩子,在他前面还有两个孩子,却都早早夭折。

这个孩子的诞生给了家庭新的希望,父母给他取名叫做福桂,希望他有福气,平平安安的长大。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前排左一张国华将军

从小张福桂的父母就待他如珠如宝,把张福桂捧在手心里,毕竟他是他们唯一存活的孩子,在蜜罐里长大的张福桂三岁的时候迎来了妹妹六莲。

而妹妹的降生也使得本就贫困的家中雪上加霜,原本勉强能支撑的家中负债累累,母亲汤富娥只能拖着虚弱的身体到地主家找活干,从此开始在地主家做工,洗衣做饭,风雨无阻,但是张福桂却只能独自在家中,跟着孩子们疯玩。这也培养了张福桂的独立自主性。

读了几年书之后,就开始自己养活自己,那个时候的张福桂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有接受过共产党的教育,终日为了养活自己而奔波忙碌。

在他7岁的时候,革命事业蒸蒸日上,连带着江西各地也掀起了一股革命之风,为了学习知识,张福桂进入了农民夜校,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共产主义思想。

这次的农民夜校对他的影响巨大,在他长到十五岁之时,便毅然决然地决定从军,只身从永新奔赴井冈山,参加革命队伍,燎原的星星之火一经燃烧,便点燃了张福桂心中的热火。

为了证明自己的革命决心,张福桂改名为张国华,怀抱着对于共产党的美好期盼投入革命事业。

二、投身革命,毛主席夸赞“井冈山”

次年,他便加入了共青团,再过了一年便入了党,虽然他当时的年纪不大,但却是真真正正的老革命。

他参加的部队,后来成为毛主席领导的新四军一部,一年后,张国华便和毛主席有了交集,不过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红军大学旧址

张国华参加了红军大学的首期培训,而毛主席等人正是讲师。相比于之后赫赫有名,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井冈山的将军来说,现在的张国华还是微不足道的小战士。

1934年,经过革命培训的张国华已经是个有着崇高理想的革命军人了,所以他被派往福建,成为团政治委员。

虽说共产党一向讲究,团长管军事,政委管生活,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政委都是书生类型的人物,但张国华却是一个军政一手抓的另类。甚至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荣获红星奖章。

和所有的老革命一样,张国华也参加了红军长征,在长征过程中他也参加过战斗,在著名的反围剿战斗中,张国华也有不俗的表现。

即使经历了革命道路的错误指挥,他也不改初心,坚持革命到底,甚至将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激励红军将士

天空飞鸟绝,群山兽迹灭,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到达陕北之后,张国华再次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毛泽东再次成为张国华的讲师。

就这样,张国华从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变成了一个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理想革命家。

在整个革命过程中也担任重要的工作,在广大的农村宣传党的教育,强大的工作能力让他升任为五师直属政治处主任。

虽然这是一个文职,却点燃了许多人的革命热情,带领许多人投身革命事业。

七七事变之后,他也一马当先的屡建战功,当时的中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日寇全面侵华,疯狂吞噬我们的土地,迅速包围北平,而就是在做这种危急的情势下,张国华带领战士先后建立了三个抗日根据地。

在根据地的工作过程中,张国华以一己之力处理大大小小的事物,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使得张国华成为一个合格的军政干部。同样作为政委的他,也有着高度的思想觉悟。

抗日战争之后,在解放战争中,张国华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前线战斗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军备物资,输送急需的军事人才。

在解放军解放城市之时,张国华不断输送人才去往各地,就连刘伯承也夸奖张国华是“地主”,手底下有众多优秀知识分子。

优秀的工作能力,让毛主席自然而然地注意到张国华这个年轻人,一个35岁的军长,一个年纪轻轻便有高度革命觉悟的知识分子。

加上张国华出身江西,第一次投身革命就在井冈山,而毛主席第一次遇见张国华也是在井冈山上,所以在之后,毛主席才会亲切地将张国华称为井冈山。

这既是对于张国华革命热情的肯定,又是对张国华的激励。

毛主席的亲切称呼,让张国华深受感动,在他的传记中,引用了井冈山的说法,成为从井冈山上走出的井冈山,这种说法是对于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更是对自己的肯定。

而在《井冈山上走出的井冈山——张国华传》中,张将军将毛主席对他的亲切称呼都详细描绘出来。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井冈山

最后一次毛主席称呼他为“井冈山”描述得格外细致,连毛主席的湖南腔调都记得一清二楚。

而这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亲切地称呼他为井冈山,当时的张国华将军已经54岁,在众多将军中算不上高龄,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

三、和平解放西藏,对印反击战

解放战争之后,张国华并没有停下脚步,转而投身解放西藏事业,为了解放西藏,毛主席特地致电彭德怀,“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西藏人口虽然不多,但国际地位极其重要。”

可见,当时毛主席的态度之坚决,对西藏之重视。

但是解放西藏并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事情,这不是兵力或者是战争的问题,主要是当时西藏情势过于复杂。除了有自成一派的宗教信仰,还有外国势力的参与,而西藏属于中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各位领导人的眼中,他们是不愿意伤害藏族同胞和解放地区人民深厚感情的,所以解放西藏应该是个慎而又慎的问题,最好能够做到兵不血刃的解放西藏。

如果必须利用武装力量解除,这也是对于藏族人民和解放地区人民的一种伤害。

正是因为种种因素,在重庆召开的兵团领导人的会议上,才会多方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拥有军政双方面天赋的张国华将军。

这对于当时的西藏来说,是最好的选择,结果也不出所料,即使是在双重力量的干扰下,张国华将军仍然和平解放了西藏。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解放军在西藏

在进藏前期,张国华将军就要求将士“部队进藏一定要坚决执行毛主席‘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特别要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保护寺庙,不住寺庙。”

严格的纪律操守,让张国华率领的军队一进藏就受到了欢迎,甚至连当时的活佛也被解放军严格的纪律而感动。

亲自劝说顽固抵抗派投降,却不想劝降的活佛却被杀,一时之间,原本和平的西藏像是一锅沸腾的水,顿时燥动起来,而张国华也不得不迅速下达命令,镇压叛乱分子,最终张国华和平解放西藏,以签署《十七条协议》告终。

张国华的名声在这次战争中彻底打响,面对西藏的复杂乱局,治军严苛的纪律,当断则断的果敢,让更多人看到了张国华将军的能力,也更多的了解到张将军的为人,也正是这次签署《十七条协议》之时,毛主席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称张国华将军为井冈山。

而张国华也由18军军长变成西藏军区的司令,此后数年,张国华一直都在建设西藏,直到印度在双方边境试探,企图越过边境,挑衅中国的威严,当是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经济,军事还未有长足发展。

从经济方面来看,新中国还是发展初期,多场大战消耗物资数量庞大,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发展,而1960年开始的灾荒已经让我们陷入了窘境。

从军事方面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想要从中谋取利益,而另一个原本关系不错的超级大国苏联恰巧从我国将专家撤走,虽然还未完全撕破脸,但是情势也不容乐观。

面对这样动乱的局势,连毛主席都说:“中印开战,美苏自然不必说,许多不明真相的国家也会站在印度那一边,我们是有点孤立了。”

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是极度不愿意和印度开战的。

但从1961年开始,印方就一直在挑衅我们,在中国境内设立据点,我们一忍再忍,印度却蹬鼻子上脸。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中印边界

直到62年,印度公然开炮打伤边防战士47人,中国和平谈判被拒之后,便迫不得已向印度反击,张国华部队长期驻守在高原上,乃是最佳选择。

所以确定作战之后,张国华便带兵走上了战场,将武器和粮食齐备之后,便向着印军开拔。

11师和55师会和,估算粮草之后,张国华将军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从两翼包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印军第7旅,为了突击成功,11师和55师的战士严守纪律,在寒冷的高原之中,也没有生火取暖,避免打草惊蛇,务必一击即中。

张国华率领11师和55师在印度战场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次作战被国内外军事家交口称赞,极大的挫伤了印军的锐气。

63年2月19,张国华将军报告自卫作战的情况时,毛主席又再一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张国华为井冈山。

和平解放西藏和对印自卫反击战是张国华将军生命中的重要历程,也是新中国史上的重要战斗。

四、积劳成疾,猝死于工作岗位

其实张国华将军的身体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端倪。

三十多岁到达西藏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西藏之后,西藏内部事物过多,日日伏案处理公务,对他来说负荷很大。

百废待兴的西藏是由他一手建设起来,从最开始的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到最后,建成康藏、藏青两条公路。

从一开始进藏需要自备粮食,到对印反击能够提供充足的粮食,从教育事业落后,到建立西藏高等学府。

这其中花费了张将军巨大的心血,在第一次进军西藏的过程中,张国华将军就已经有了心脏问题,不过彼时还不严重。

62年对印宣战,张将军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和血压升高的疼痛,坚持走上战场,在连日作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加重了心脏的负荷。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62年中印战争

将军的痛苦虽然他不说,但是却瞒不过他的保健医生董国宝。

这个出身河南中药世家的保健医生,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作战环境对于将军是十分不利的,作为保健医生的他,只能紧随左右,随时做好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每当战场进程不断推进之时,董国宝都会给张将军按摩,以减少他的痛苦。

作为一个将将48岁的将军,张国华已经有了一生伤病。然而此后数年,他竟一直没有歇息,而是不停地担任要职。

在对印反击战之后,他便回到西藏,继续建设西藏的工作,工作中的他,兢兢业业,恪守职守,时常关心西藏发展的情况。

每当西藏发生大事之时,都有他的身影所在,生产劳动,修桥补路,这些繁重的工作给了他身体极重的负担,本来就有心脏病的他,在高原地区更是难捱,甚至经常性的心绞痛,只有吃药才能稍稍缓解。

后来在动荡时期,他自己自身难保,仍然在忧心西藏的工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群众的困难,怀着一颗热忱之心工作的张国华将军,最终病倒在岗位上。

心脏病复发之后,周总理让他前往北京治病,但动荡的冲击,让他举步维艰。

回到北京之后,他脸上和脚上都已经肿起来了,原本还算正常的他,已经浮肿得不成人形,妻子樊近真十分心疼他,却怎么也不能将他的衣物脱下,原来,浮肿已经严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

经过治疗修养之后,张将军第一件事便是回到西藏处理工作。1967年,张国华将军调离了西藏,前往成都,在西藏工作的十多年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张国华将军建成公路

为了给西藏留住人才,张国华将军将他的保健医生董国宝留在西藏。在藏期间一直由董国宝负责照料张国华将军的身体,调到成都之后,由于医生不太熟悉,短短三年时间,张将军身边居然调换了六名医护人员,这也对张将军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不同于西藏,四川当时的工作又多又杂,而且不怎么熟悉,处理事情还没有那么得心应手。

文革时期的四川社会动荡,形势艰难。为了消除人民之间的隔阂,平息武斗,张国华付出了十二万分的努力,冒着心脏病复发的危险,持续的工作在岗位上。

为了稳定混乱的场面,张将军日夜无休,尽心尽力地为四川人民谋求福祉。另一方面还会兼顾西藏方面的建设,经常向周总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的操劳,使得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迅速苍老起来。高血压、冠心病持续折磨着他。

就连后来跟随着他稳定四川局面的工作人员回忆,自己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在四川任职,却被张将军严厉批评,可见当时四川的局势多么严重。

而张国华将军却毅然决然地来到四川,接过这个烂摊子。由于张将军的身体实在太差,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已将他曾经的保健医生叫回了成都。

却不想被张国华严辞拒绝,声称不能徇私,董医生在成都待了一年,便回了西藏,临走之前,还在嘱咐张国华注意休息。

董医生临走前说:“健康是第一位的,你要放在心上。”

然而张将军却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一日又一日地忘我工作。

在72年2月20日,张将军正在会议上讲话时,却心脏病突发,倒在了会场。

2月21日凌晨,便永远离开了我们,时年58岁。在得知张将军病倒消息之时,周总理已经派了医疗队前往急救,却还是不能挽回其性命。

三次被毛主席称为“井冈山”,授衔开国中将,却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张国华将军和妻子

得知这一消息的董医生同样自责不已,哭的十分伤心。原本他可以让他多活一段时日,却因为张将军不愿徇私的念头,而离开了成都,前往西藏。

直到2009年,董医生还在怀念张将军,直言:“如果我在,司令员不会那么早离开我们。”

他的离开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有认识他的人,无一不怀念他,就连毛主席也感叹:“再也见不到张国华。”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辛勤忘我工作的张将军的死,对于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沉痛的打击,这样以为辛勤工作,任劳任怨的将军,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正是老一辈孜孜不倦的建设新中国,才能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美好生活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