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9月30号晚上,全国人民激动的期待着第二天的开国大典。这不仅是整个中国的盛事,更会被全球瞩目!
因此开国大典的每一项流程都不能出现纰漏,虽然万事都已经准备好,但周总理担心细节会出现问题,于是携带着领导前来视察。
从广场一路走到天安门,周总理非常满意,频频点头称赞着工作人员的辛苦。
正当周总理眉开眼笑的时候,他忽然在天安门前驻足,众人正奇怪的时候,只见周总理严肃的抬起头盯着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一反常态的说道。
“这画像不合格,必须换掉!”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大跌眼镜,这可是前前后后经过多少人共同努力完成的画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要换掉画像呢?
开国典礼前夕又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难以找到合适的照片
1949年9月,距离开国大典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典礼会经过几天几夜的讨论,确定了开国典礼的各种流程与细节之后,最终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一张毛主席的画像。
因为是毛主席领导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人民心中毛主席既是导师又是亲切的领袖,悬挂毛主席的画像会让全国人民更加有向心力。
虽然方案已经确定,但是工作人员却很为难,因为天安门城楼十分雄伟宽阔,所以要达到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上第一眼就可以看到毛主席画像的效果,必须需要巨幅的照片。
但是当时打印技术不发达,照片放大后的效果惨不忍睹,因此除了画师画像,没有其他办法。
并且画师画像也需要原型照片,工作人员知道毛主席素来不爱照相,又上哪里找到合适的照片呢?而且哪个画师的画功效果可以如照片一样栩栩如生呢?
周总理听说工作人员的为难之处,大手一挥,说道:“这个好办,画师就找周令钊。”
当时的周令钊风华正茂,时任北平艺专的老师。看似平平无奇的周令钊,却在1949年1月一鸣惊人。
那时候三大战役刚刚结束,国民党知道败局已定,蒋介石发表了和平声明,希望可以划江而治,为的是拖延时间,假意提出和谈。
我党为了和平解放北平,于是同意了国民党的和谈请求。当时国共和谈的场地便是在北平,这一次我党的谈判有十足的底气,故而态度十分隆重。
为了表明我党的立场,中央不仅在北平和谈会场上悬挂我党的党旗,同时也挂起了毛主席的一幅画像,那幅毛主席的画像便是出自周令钊之手。不仅得到了我党的称赞,连当时与会的国民党也忍不住夸奖一句妙手丹青。
当周令钊得知要画天安门毛主席画像的任务后十分兴奋,那可是悬挂在天安门的毛主席画像,他如果能亲自临摹出来,是多大的荣幸与骄傲啊!
周令钊当即答应下来,但是却提出要求:“我一定可以完成任务,但前提是要找到合适的照片。”
周总理也在行动,他当即联系照相师,同时与毛主席协调好时间,约定前往中南海专门为毛主席拍摄照片。
毛主席虽然平时幽默风趣,可一在镜头面前就容易表现的肢体僵硬、表情不自然。
面对神情严肃的毛主席,照相师无奈的笑道:“毛主席,您不要太严肃,您要表现出慈爱的面容,不然与群众拉开距离了。”
毛主席面对镜头却感到非常别扭:“我看着镜头就笑不出来,真的尽力了。”
见毛主席如此,照相师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将这件事告知了周总理。
周总理于是亲自找毛主席协商照片一事,但毛主席原先行事十分低调,井冈山时期由于很多国民党不知道毛主席的真实面容,经常抓错人,报纸上总是刊登记毙毛主席的假新闻。
为此毛主席还总会得意的调侃自己可以做情报工作,故而这么多年毛主席很少照相。在延安时期,有外国记者前去采访,虽然也拍了几张毛主席的照片,但大多是他读书看报的日常活动。
周令钊看到这些照片后,连忙摆手说道:“这些照片必然不行,工作的照片只是表现毛主席的日常,而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拉近与群众距离的照片。”
周总理又和其他领导商议了许久,最终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毛主席女儿李敏身上。李敏与毛主席关系亲密,或许可以通过李敏找到毛主席合适的照片。
李敏也很为难的说道:“爸爸的照片真的很少,除了公之于众的,我们连合家福照片都没有啊。”
但为了帮助工作人员,李敏还是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在相册里找到一张不起眼的照片,那张照片的镜头都没有聚焦在毛主席身上,但是交给工作人员后,他们看到这张照片非常惊喜,立即拍案决定,就是他了!
开国前一晚的紧急修改
所谓踏破铁无觅处,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一张毛主席在延安时期被抓拍的照片,当时毛主席与东北炮兵司令正在聊天,正好被外国记者抓拍。
那张照片虽然镜头没有聚焦在他身上,但毛主席眉眼里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与畅想,笑容满面,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
周令钊得知照片有了眉目之后,即刻携带妻子前往天安门。而周总理已在天安门那里等候多时。
他拉着周令钊的手,语气温和的说道:“现在时间紧迫,你能完成吗?”
周令钊仰头望向城楼,那宽阔的屋檐与高耸入天的屋顶,还真让人有些胆怯。
此时离开国大典不足一个月,虽然临摹简单,但因为视角问题,站在地表上无法真正感知到天安门的宽阔与雄伟,因此画像大小足足需要两层楼那么高。
众所周知开国典礼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万众瞩目之时,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否则极为有损新中国的形象,如今时间紧迫,更让周令钊的压力巨增。
似乎看出周令钊的紧张,周总理拍着他的肩膀,指着天安门的城楼说道:“咱们三座大山都已经推翻了,这小小的城楼,真的能难住咱们吗?”
周总理这句话让周令钊醍醐灌顶,他当即挺起胸膛表示:“请总理放心,我就算拼了命,也要完成任务。”
“不要你拼命,画好画像就行啦!”周总理的笑容感染着周令钊,随后一个月,周令钊与妻子陈若菊几乎在天安门附近住下了。
不仅包揽了测量画像尺寸的大小,同时选择画布、调弄颜料、调整细节、敲定画框等等都是周令钊和妻子陈若菊一手包揽的。
因为画像规定的尺寸是高6米,宽4.6米,想要一口气画完不是易事,更何况一旦有了差错,那么整幅画都会作废。
如今寸秒寸金,不容人多加思考,周令钊当即决定利用打格法将照片放大,接着按照画格的画面一一还原到画布中,再以无数个小画格组成完整的一幅画,就会降低很多失误。
但这样的工作十分细致,因此周令钊每天工作到很晚。逐渐转秋的北京,到了夜晚温度很低,周令钊时常会因为温度而感到不适。
这令妻子陈若菊十分心疼,于是她经常煲汤探望周令钊,但周令钊却摆摆手说道:“我只吃馒头就咸菜就好了,喝汤太浪费时间了。”
这一个月无论风吹雨打,周令钊都坚定一个信念,一定在开国大典之前将画像完成。
画室内只有一盏小小的电灯,被夜风吹的一晃一晃的,倒映在画板上的影子扰乱了周令钊的视线。
于是周令钊干脆让妻子用手电筒照亮画板,借着这一束灯光仔仔细细在画格上描摹。以至于周令钊几天几夜都没有好好休息过,终于在开国大典的前几天完成了毛主席的画像。
此时周令钊总算松了一口气,他开心的通知各位领导前来检阅。众人纷纷赶来瞻仰这幅画像的时候,大家都为周令钊传神的画技而惊艳,共同赞叹着周令钊的细致与认真。
正当周令钊以为就此光荣完成任务的时候,聂荣臻元帅却轻轻的皱起眉头。
这让周令钊很紧张,他连忙问道:“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吗?”
“这幅画……很像,神情也好”聂荣臻元帅摸着下巴思考着。
他指着毛主席的领口说道:“但这是开国大典,我认为主席的领口,就是这排风纪扣应该扣上比较好,显得更庄重,你觉得呢小周?”
毛主席有的时候不拘小节,但面对开国大典郑重的场合,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聂荣臻这句话提醒了周令钊,他连连点头,内心非常感激聂荣臻的提点,否则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一定不合适。
于是周令钊花了一天的时间,将领口这一处迅速调整,终于将画像上主席的风纪扣扣上了。
此时周令钊总算把悬挂的心放下来,通知吊车准备将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9月30号晚上,周总理携带着领导们前来视察,当他停留在画像前的时候,一向待人温和的周总理忽然严肃起来,对着周令钊说道:“这画像不行,必须换掉。”
这让周令钊傻了眼,明天就是开国典礼了,现在要怎么换画像?而且这画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换画像能来得及赶上开国大典吗?
画像的完成与变迁
听到周总理的要求,周令钊非常委屈,他不明白画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周总理于是向周令钊解释道:“你在画像下面写了‘人民的胜利’,这五个字不合适。”
但是周令钊却很疑惑,人民的胜利形容毛主席不是恰如其分吗?
周总理无声的叹口气说道:“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人民,虽然毛主席是人民的领袖,但是用在这里,相当于让毛主席一个人代表人民,你觉得合适吗?符合毛主席谦逊的性格吗?”
这句话让周令钊恍然大悟,他当时只铭记毛主席的这句箴言,完全没考虑到场合的适用性。于是周令钊立即接受周总理的建议,飞奔回家急切的拿出颜料工具,再一次奔向天安门广场。
现在离明天开国大典还有十个小时,十个小时内不仅要将字抹掉,重新构图,还要将画像取下,再放上去根本来不及。
望着高耸雄伟的天安门,原先有点怵怕的周令钊咬了咬牙说道:“上去,我要上去改!”
“这会不会太危险?”
“来不及了!”周令钊一声令下,工作人员立即调来十几个木梯组成的超长简易梯,由一辆卡车吊着这架简梯,周令钊要顺着这条简梯爬上城楼修改画作。
这种危险的操作让周令钊双腿发软,但为了明天开国大典能够顺利进行,周令钊咬着牙一步又一步爬上简梯。
“务必保证他的安全!”周总理在广场上担忧的望着简梯,只见周令钊最后来到最高层,顶着猎猎作响的夜风,用画笔一格一格的将字抹掉。
此时距离天亮只有五六个小时了。
“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帮忙!”
广场上的工作人员仰头询问。
“相信我,保证完成任务!”
周总理与工作人员一同站在夜风之下,抬头凝视着周令钊将原先写字的地方,一笔一笔涂上中山装的颜色,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毛主席的画像终于完成了!
众人纷纷鼓掌为周令钊欢呼,周总理更是欣慰,这一夜无数人都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努力,只为这万众瞩目的开国典礼能够顺利进行。
当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满目都是对祖国的深情与爱,他凝视着广场上数万人激动的欢呼与期望,向全国人民宣告、向全世界人民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此时,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被阳光与微风衬托的更加鲜艳,而这张画像也见证了共和国的变迁与成长。
除却周令钊所画的毛主席之外,还有八幅毛主席的画像先后被挂在天安门的城楼上。
第一幅毛主席的画像是由画家董希文所著,为了鼓舞广大人民群众赢得解放战争。
1949年2月份第一次将毛主席的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当时天安门所挂的画像不仅仅是毛主席,还有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加起来共四人。
同时金色横幅之间还悬挂着“工、农、兵、学、商”五个大字,让刚刚解放的北平人民内心暖洋洋的。
随后7月7日,为了纪念“七七事变”抗战十二周年,我们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神州大地,就在这十二周年纪念日上,天安门城楼上挂出了新的画像,这一次只有毛主席与朱老总。
开国大典之时,便是周令钊所画的这幅画像。后来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劳动节,由当时担任人民美术工作室副主任辛莽重新绘制了一幅毛主席画像。
再后来,为了庆祝和平时期,天安门城楼又重新换了毛主席的画像。与之前悬挂的身穿戎装的毛主席画像不同,这一次毛主席的画像脱下了戎装,换上了亲切的工装,表示与劳动人民时刻在一起。
1952年,天安门城楼上挂起了第六版毛主席画像,这次征召了众多美术老师的作品,中央一眼挑中了著名肖像画师张振仕为毛主席所作的画像,后来张振仕的毛主席画像也被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长达11年之久。
后来还是由张老主笔,又画了一张亲切的毛主席画像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后,第八版主席画像便应运而生。这一版画像由北京市美术公司王国栋主笔,他征求了许多人的意见,博采众长,将毛主席的模样绘制的栩栩如生,此后这幅画像便沿用至今。
今日,我们前去天安门依旧能看到那幅画像,毛主席用那一双慈祥又悲悯的眼神望着每一位前来瞻仰的人民群众。
他正如东方的太阳,时刻注视着我们的发展与变迁,希望我们能够继承他的思想,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与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