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迷雾,诉说天下故事,探索背后真相,为您全面地了解历史,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提供启发性的知识和精神力量!
—— 《 否哈 • Fouha 》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Mao Zedong: What Kind Of Family Of Origin Can Cultivate An Immortal Leader?

2023-05-29 17:00

毛泽东第一个斗争的资本家,却影响了他的一生,死后被人铭记

1893年12月26日,当西方还沉浸在圣诞节的喜悦气氛中时,在中国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宁静的村子里,位未来的东方巨人诞生了。

对于毛家来说,这是喜气盈门的一天,很快给这第三个儿子起了个乳名——“石三伢子”。而他的大名,多年之后终将为全世界熟知——毛泽东。

这是一户普通至极的土坯农舍,四面翠树环绕,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门前是一汪水塘。

在这里,毛泽东生活了17年,那是这位伟人早期文化性格形成,并最终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

毛泽东出身于一个典型的贫农家庭,父亲叫毛贻昌,爷爷叫毛恩普。毛恩普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因为家境窘迫,不得不把祖传的十五亩地拱手让人。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毛主席

毛贻昌年轻时也是负债累累,被迫在湘军里当了五六年的兵。虽说一直没当上大官,但部队发的饷银,他从来不会乱花,总是小心翼翼地存下来。到17岁时积攒下一些大洋,也增长了不少见识,退伍回乡当了家,还做起了小买卖。

此时家里仅有六七亩薄田。过惯了苦日子的毛贻昌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除了侍弄庄稼,还要喂猪放牛、捕鱼砍柴,直到太阳下山才归家。

晚上也不休息,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打算盘、编草鞋。如此寒来暑往、勤劳不辍,加上他自己精打细算、勤省节约,终于小有盈余,不仅偿清了债务,还赎回了当年父亲当出去的田地,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现在毛家共有土地十五亩,每年可收六十担粮谷。一家五口人,每年口粮三十五担,还能有二十五担的富余。

当时的中国农村虽然贫穷,但只要一个人在温饱之上还能稍有宽余,就足以定性为“中农”甚至“富农”了。所以此时的毛家,实际上已经跻身中农家庭的行列。

毛贻昌精明的商业头脑并非偶然。由于读过两年私塾,他可以两只手左右开弓地敲算盘,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算盘高手。他常常对儿子说,想要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会盘算。不会盘算,就是给你一座金山银山,照样过穷日子。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毛贻昌左二

这位庄稼汉把每年富余的稻谷碾成大米,挑到集市上去卖;剩下的米糠拿来喂猪;等猪养肥了,可以赶到集市上售卖。

通过这种经销买卖的手段,毛贻昌积少成多,不久又从别处购置了七亩地。如此一来,每年全家可收八十四担谷,成为整个韶山冲数一数二的殷实人家。

从贫农一路走到富农,期间所需的劳动付出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涵盖的。至于他用过的那副算盘,至今仍然完好保存在韶山故居的卧室里。

毛贻昌尝到了甜头,攒下钱啥也不干,都拿来买田。贫农出身的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弦:“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这种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年幼的毛泽东,以至建国之后很快就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国策。但另一方面,他又对生意人的贪婪自私深恶痛绝。

毛贻昌有个堂弟叫毛菊生,也就是毛泽东的伯父,日子过得很苦,只靠着7亩水田勉强度日。毛顺生有了钱,就打起这7亩田的主意,终于在毛菊生最困难的时候,趁机买了下来。

这件事给毛泽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忆起此事,他毫不掩饰对父亲的批判:“旧社会的所有制,让亲兄弟之间也不顾情义,只顾着自己发财了,哪还有什么手足之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找到解放穷苦农民的道路,才能杜绝这类事的发生。”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青年毛泽东剧照

毛泽东17岁那年,韶山一带粮食欠收,发生严重的饥荒。然而毛贻昌熟视无睹,仍旧把自家富余的粮食往长沙集市贩运。饥饿又愤怒的村民半路拦截,把船上的粮食抢了个精光。

父亲回到家非常沮丧,可毛泽东却没有一丝同情,反而对他的冷酷自私愈发失望。少年的心中甚至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父亲这样的资本家是中国走向自救之路的绊脚石。”

所以在毛泽东很小的时候,就手把手地教他珠算。毛泽东6岁就下地干活,刚认了几个字,父亲就开始让他给家里记账。反正不记账,就要去干活,总之看不得他闲着。

毛贻昌最大的指望,就是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产,并将其发扬光大。然而毛泽东亲眼目睹父亲的发家致富之道,他的志向显然不在于此。

围绕这个矛盾点,父子俩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并且年龄越大,两人的争吵就越频繁、越激烈。

对于父亲专横自私的厌恶情绪,最终上升为对封建专制思想的仇恨,以及改造旧社会的坚定决心。这种年少时萌生出的反抗心理,体现了毛泽东对于自由民主社会制度的向往。多年后的回忆录中,毛泽东这样写道:

“我与之斗争的第一个资本家是我父亲。”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毛贻昌的解读,很多人容易步入主观片面的误区,将其刻薄自私的缺点无限放大,而忽略了他身上其他的闪光点。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勤劳智慧、勤俭持家的农民,也是一位意志坚强、精明能干得严父。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文七妹

毛泽东口中的“斗争”明显隐含着夸张的修辞,如同天底下千千万万对父子一样,总有些较不完的劲儿。

实际上,那份执着、坚韧、倔强、担当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毛泽东影响颇深。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素勤,据说是文天祥的后人。和这个鲜为人知的本名比起来,人们更习惯叫她“文七妹”。

文七妹祖籍湘乡县,距离韶山冲有20多里地。由于她的祖父安葬在韶山冲,每年清明冬至扫墓来往不便,所以文家有意就地寻一门亲。这便是18岁的文七妹与22岁的毛贻昌喜结连理的契机。

在毛泽东之前,文七妹育有两子,均不幸夭折。因此,对于这第三个儿子,文七妹分外疼惜,生怕他也会骤然离去,甚至每天焚香求佛,祈祷上天保佑。

与父亲的性格截然相反,母亲文七妹素以善良谦和、乐于助人著称,深得乡亲邻里的尊敬。她一生为人慷慨厚道,把接济穷苦人家看作天经地义的事。

每到荒年,有穷人上门讨饭,她总会热情地做饭招待。文七妹的性格极大地影响了少年毛泽东的成长,使得他从小就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并且对这位慈母敬爱有加。

这位宅心仁厚的农村妇女虔诚信佛,自己也有一副菩萨心肠。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得年少时的毛泽东一度也是个有神论者。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佛祖

15岁时母亲卧病,忧心如焚的毛泽东每日早起,徒步到衡山去求神拜佛。单纯的少年并不理解复杂的宗教信仰,内心里只有对母亲的至诚至孝。

可是渐渐地,毛泽东开始生出一些隐秘的疑惑:世界上真的有神灵吗?那香案上的供品怎么不见少呢?父亲从来不信佛,却是无病无灾,生意兴隆。少年越想越气,竟不自觉地端起茶水,一把泼到了神像上去。

母亲回来,看到湿漉漉的香案,气得把毛泽东狠狠训斥了一顿。有趣的是,一向严厉的父亲却在一旁一言不发、漠不关心,好似没看见似的。

按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七妹绝对是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她一辈子没进过学堂,完全不识字,只知道默默操持家务、抚养儿辈。但是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她却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对于丈夫强加在儿子身上的殷殷寄望,她不以为然,儿子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她主张顺其自然。每当父子俩发生口角冲突,文七妹总是扮演调解者的角色,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站在儿子这一边的。

比如有穷人来讨饭食,父亲总是反对施舍,进而与母子两个争吵。再就是儿子的前途问题,究竟是务农经商还是进学堂,母亲总是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

对于年幼的毛泽东来说,这份维护意义非凡。他将母亲对自己的疼爱看得异常珍贵,是他强大自信心的源泉。

多年以后,毛泽东在自传中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

“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属于第三种人。”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丛书

1909年,8岁的毛泽东开始在韶山南岸的一所私塾念书,他的启蒙老师是邹春培。

像这样的旧时学校,课程书目全都是传统的儒家经书,且大都不求甚解。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到《幼学琼林》《论语》,再到《孟子》《诗经》,按部就班千篇一律。但是很快,先生就发现了毛泽东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

每天例行的早读,先生都要求大家大声朗读,而且一边读一边还要摇头晃脑。学童们无不扯着嗓子喊,一浪高过一浪,唯有毛泽东从来不出声。邹春培发现之后,故意点名让他起来背课文。

谁知毛泽东压根不慌,站起身来一本正经地说道:“春培阿公不必点我背书,这些我全都背得。”先生不信,教他背过,结果让他大跌眼镜——确实是一字不差倒背如流。

原来,毛泽东还没进私塾之前,就已经自学如何使用《康熙字典》,每天的课文先生还没教,他就在家自己预习过了。

到了写字课,大家都要照着字帖描红。此时的毛泽东又显得与众不同,偏偏要在白纸上自己另写。起初邹先生挺纳闷,可等毛泽东写完拿来一看,他惊讶地发现,那字写得比其他学童描出来的还规整。

时间一长,先生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如此聪颖又勤奋的学生,又有哪个老师不喜欢呢?

有一回邹春培有事外出,留学童们坐堂温课。毛泽东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百无聊赖,竟喊上几个同学到池塘里戏水去了。先生回来一看,胡子都气歪了,但并没有当时发作。他眼珠一转,给这几个调皮捣蛋的出了个题目,要他们对对子,对不出来的肯定挨板子了。如此先礼后兵,让他们心服口服。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水浒传

可这怎么能难倒聪明的毛泽东呢?果然,先生刚刚给出上联“濯足”,他就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修身”。

不仅符合文法,对得工整,还隐隐给自己的逃学行为贴了层金。先生两眼在他身上盯了半天,忍不住连连点头。

虽说毛泽东不喜课上的四书五经,但实际上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起来毫不费劲,这一点从他后来写诗著书时引经据典就可见一斑。

至于他不遵守课堂纪律,只能说是课本内容对他而言太简单了。后来又在另外几家私塾读过书,先生给他的评价出奇地一致: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尤其作文写得漂亮。

而这些,都得益于他对读书的狂热——不是课文经书,而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通俗小说。这些杂书先生不准读,他就只好拿课本挡着,装模作样在后面偷偷地读。

每天放学回家,农活一干完,他就迫不及待地找书来读。夏天蚊子多,躲在蚊帐里,只露一个头出来;冬天则直接猫在被窝里。田头垄上,茶余饭后,都能看到毛泽东看书的身影,几乎达到手不释卷的地步。

就是这样一个当代父母求之不得的习惯,当时的毛贻昌却很看不惯。他觉得有功夫读那些闲书,还不如踏踏实实多干点儿农活。为此,父子俩经常争吵不休。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毛泽东年轻

一天中午吃过饭,父亲让毛泽东去地里挑肥。到了五点钟,他下地一看,石三伢子又没影儿了。父亲径直走到古墓后面,果然一眼看到了毛泽东,正聚精会神看着书,一条空扁担则晾在一旁。毛贻昌大动肝火,当即训斥起来。

“小子,走火入魔了?把你爹的话当耳旁风吗?”

“不是,爹,我听你的话。你叫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我叫干什么你清楚得很。一门心思扑在田里,规规矩矩干活,别摆弄这些破书了!”

“我会认真干活的,但书我也要看。我保证先干完活再看书。”

“你一下午挑了几担肥就躲这偷懒?”

“我挑过十五担了。不信你到田里数一数,搞清楚你再来。现在让我看书吧。”

气头上话赶话,父亲当时愣了一下,撇了撇嘴没再硬呛。偷偷跑到田里一数,还真有十五担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活可够辛苦的。自己不分青红皂白错怪了他,心头涌上一股后悔和难过。从这以后,只要毛泽东把自己的活干完,父亲再也不会干涉他的自由时间。

值得细品的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样的历史小说,从毛泽东思想启蒙的角度上看,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三国演义》通篇贯穿着强烈的“尊刘抑曹”色彩,背后隐含着传统的儒家思想;即便是歌颂农民起义的《水浒传》,也仅仅批判暴政苛政,而没有跳脱帝制的桎梏。但是,对于十岁不到的毛泽东来说,和私塾里的四书五经比起来,这些所谓的“杂书”简直就是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十三岁时,为父亲所迫,毛泽东辍学在家务农。从表兄文运昌那里,毛泽东又逐渐接触到《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时论读物。

这些书刊一方面谴责上海洋人对待华人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呼吁国家大力推进技术和经济现代化,实行君主立宪。正是这两本书刊,大大拓宽了毛泽东的视野,他翻来覆去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下来。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时常在上面撰文,毛泽东对此二人推崇备至,也激发出进一步深造的念头。

1904年,大批朝廷官员聚集长沙为慈禧祝寿,黄兴试图行刺,可惜最终事败逃离。1906年底,湘鄂边界发生反清大起义。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慈禧

1910年春荒,民众造反遭镇压,许多人丢了性命。毛泽东和同学们讨论了很久,他坚持为那些人鸣不平,认为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不该遭到如此对待。至于被处决的起义领袖,毛泽东称赞其为英雄。

十六岁那年,不顾父亲的反对,毛泽东如愿考入位于母亲老家湘乡县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起初父亲百般阻挠,直到听毛泽东说“可以增加日后赚钱经商的本领”,才勉强同意。

这里再不是乡下私塾,不但身临闹市,而且有读不完的好书。其中一本叫做《世界英杰传》,里面讲述了彼得大帝、拿破仑、卢梭、林肯等一众政坛领袖人物的生平事迹,毛泽东读后深受触动。

他尤其敬佩美国的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历经八年浴血苦战,终于获得胜利,建立起美利坚合众国。他说,中国也需要这样一个人物,才能避免遭受朝鲜和印度的厄运。他不会想到,自己就是那个在未来拯救新中国命运的天选之子。

除此之外,他也注重阅读维新派书籍,一本《饮冰室文集》翻得封皮都没有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对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首页第一句话就把他镇住了:“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读完之后,他第一次对整个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并终于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含义。

当时同学大都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举止文雅。而乡下来的毛泽东只有一套破旧的衣裤,加上辍学的缘故,比旁人大了五六岁,于是乎,这个衣着寒酸的大高个显得格格不入。

毛泽东没有想到,在私塾颇受同学的崇拜,来到东山高小,自己的地位竟会一落千丈,大家对他显然没什么好感。最终,毛泽东在这里只读了一年的书,就决定到更繁华的地方——省城长沙去求学。而他在政治思想上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从那里开始的。

1916年,文七妹突然染上了淋巴腺炎。在长沙求学的毛泽东十分牵挂,家书频传,虽然一直忙于校内勤工俭学的事,但一得空就会赶回老家看望。

1918年,母亲病势加重,毛泽东直接将其接到省城治疗,终日伺候身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

毛泽东:怎样的原生家庭,才能培养出不世出的领袖?

毛泽东

1919年10月5日,53岁的文七妹于韶山病逝。母亲临死前,榻前的毛泽东强忍泪水:“我不忍心看你痛苦的样子,想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要离开你一下。”通情达理的母亲同意了。后来毛泽东忆起母亲,总是她健康时候的样子。

文七妹的去世,也给毛贻昌这个坚强的庄稼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仅仅过了三个半月,他也因伤寒感染与世长辞了。

在母亲的墓前,悲痛万分的石三伢子血泪蘸墨,写下了感天动地的《祭母文》和两幅灵联。其中一幅这样写道:

“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毛泽东早期的文化性格,与青少年时期家庭学校的熏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父亲的屡次斗争,形成了他敢于质疑权威的反抗精神;母亲的善良仁厚,教会他始终站在农民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校博览群书,使他得以尽情广泛吸收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精华。所有这些都成为其日后成功引领中国革命斗争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