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0年,在国务院会议结束后,陈永贵率先离席,在邓小平休息室门口等着。邓小平招招手示意陈永贵跟他进来,这时陈永贵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质疑道:“小平同志,这些日子你天天开会,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我有点接受不了!”
而邓小平只是平静的把烟掐灭,反问道:“你以为现在还是‘四人小组’在台上的时候吗?我希望你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先检查一下你自己吧。”后面陈永贵不服气想要反驳,邓小平却没有给他机会转头就走了。
当时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为何会对邓小平提出种种质疑?甚至不惜撕破脸皮在休息室发脾气?二人究竟有何矛盾?
改革受到质疑
“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他提出要针对特定的背景环境推广“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不能不结合实际盲目效仿,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估效果反而会损害经济发展。
随后邓小平提出了改革的总要求,主要内容即当前中国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要求,我们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闭门造车,要不断转变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来。
这样新的思想对于陈永贵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接受,他只知道自己从大寨中来,可以把管理大寨的思路同样运用到治理国家中去。农民出身的陈永贵不识字,更不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缺乏长远的眼光。
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陈永贵在时隔多年后第一次见到了邓小平同志,会议开始前他握了握邓小平的手,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劝慰”邓小平要吸取教训,要无条件服从毛主席的指示。
而邓小平反问陈永贵一句:“你认为毛主席倡导的作风里哪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这使得陈永贵哑口无言,他口口声声说着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可实际上自己也不明白指示的道理和未来的方向,甚至在邓小平复出之前他还对华国锋说不能将邓小平解放出来,否则人家会说他们是叛徒。
陈永贵虽然没有文化,但他改变了大寨贫困落后的困境,为国家粮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了大寨精神,经验十分丰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
人人都开始明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国推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但大寨依托的是人民公社,且“三自一包”的出现,人民公社被解体,大寨发展陷入困境,集体经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大寨的发展模式成了旧时代的产物,来自各方的不满纷纷将矛头指向大寨。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后,中央收到大量来自山西的群众揭发陈永贵的来信,农业学大寨的一些举措不得不停止推行,各大媒体也跟风对陈永贵和大寨展开批评。
于是顶着各方压力,陈永贵不得已找到邓小平,这也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陈永贵在休息室怒气冲冲质问邓小平,问他改革都改了些什么?为何自己如今按着毛主席指示反而被全社会抨击?一度表明邓小平频繁提出的新点子他接受不了!对一系列改革举措提出质疑!
小平同志没有像以往一样耐心的解释,只是笑了笑并对陈永贵反问道:“你以为现在是什么时代?”
这一问让陈永贵陷入沉思,他也明白了自己还是老一套的思想,一直都没有改变过,确实在当今这个社会行不通了,还是应该学习和接受小平同志的新思想。
那么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又是怎样的?对我国的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长足发展?
邓小平改革之路
邓小平的改革大刀阔斧,敢闯敢试。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落后,人民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平同志身上。可是在中国实行从未有过的改革实在是难上加难,阻力重重。邓小平曾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走一步都会涉及到很多利益层面的问题。虽然看起来现在很多人赞成改革,但只要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时,赞成的人也会变成反对的人。
1973年,周总理病重,邓小平第一次复出,接替完成国务院的相关工作。1975年开始,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整顿,党群内议论纷纷,毛主席便邀请邓小平组织一场中央政治局会议。但邓小平却以复出前不了解情况而婉拒了,随后他的一些工作都被停了。
在“四人小组”覆灭后,叶剑英同志和李先念同志都向华国锋提出让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的想法,人民群众对邓小平复出的呼声也很高。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期待下,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有关决议。
就这样,1977年7月16日,邓小平重回中国政坛,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回来工作他是很开心的,还能为党为国家多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坚定群众路线,要开辟一条属于中国的道路。
次月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提出,要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要抓科学、教育和四个现代化,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去。
自此,邓小平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改革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发表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的讲话,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成为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邓小平不仅在国内推进改革,还同时在推进外交活动,学习他国的优秀经验。
1978年邓小平首次对日本友好访问,参观了日本的现代化工厂,乘坐了新干线列车,深刻感受到了现代化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成为了新中国访美第一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中英政府的友好谈判奠定基础。
中共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自己的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真理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邓小平理论是正确且长远的,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业!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而陈永贵的思想理念又为何会被认为跟不上时代了?
解放思想
陈永贵是农民出生,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西省昔阳县石山村,一家人都是苦命人。陈永贵出生时正是被各派军阀割据的动荡时期,生活十分艰苦,且时逢大旱,颗粒无收。
华国锋和陈永贵
他立志要做一个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人,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后面落户大寨的决心。
在全面抗战时期,陈永贵得到契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大寨村的地下工作者。在土地革命时期,陈永贵苦心钻研种植技术,将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自己分到的一小块土地上。就这样在陈永贵的努力和坚持下,被村民们推选为生产委员。
陈永贵经常帮助村民们种植粮食,积极解决村民们的矛盾和问题,赢得了很不错的口碑和爱戴。他不辞辛劳,不光是干好自己的活,还常常无偿帮助别人,为大寨村做出了许多贡献,被大家推举为了大寨村的书记。
就这样,陈永贵凭借种田种出来的成绩,在1952年被评为了省劳动模范。幸运的是,毛主席在一次视察工作时发现了他,对他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甚至主席还把大寨村作为一个典型模范,让陈永贵为大家起一个带头作用。
1964年,陈永贵受毛主席的邀请去北京做演说,向大家传授农业方面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活动结束后不久,陈永贵就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副书记。1975年,在周总理的鼓励下,他接受了组织任命他为副总理这一职务,承担起了巨大的责任。
周总理将大寨精神界定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样伟大的精神是不会过时的。其实大寨并没有做错,只是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要求。大寨人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一无所有的时候都能创造出一个奇迹,那么在改革高速发展的今天也一定能闯出自己的一条路。
邓小平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了很多人的思想。针对“两个凡是”,邓小平指出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解放全党思想是大势所趋。
如今社会发展快,如果我们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容易被时代淘汰。邓小平曾说感觉到现在社会发展有在催人跑的意思,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将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中来。
虽然陈永贵没有长远的目光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他清正廉洁的作风和踏实肯干的态度让邓小平很是赞赏。因此每次邓小平也会耐心的和陈永贵讲改革、讲变化、讲新思想,希望能用事实说话来让他的思想转变过来。
正如邓小平和陈永贵说的那样:“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要执行的是什么路线,先好好检查一下自己”。
陈永贵被停职后,邓小平惋惜道:“他本来就是很出色的农村基层领导人,现在把他放在国家副总理的位置上,这不是让他活活受罪吗?”
不久后,陈永贵提交了辞职报告,正式退休。邓小平马上找了陈永贵谈话,希望他能谨记党的纪律,服从党的规定,更多的是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明白自己的道路错在哪,今后要转变思想,跟上时代发展。
和华国锋辞别后,陈永贵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他哪里舍得离开,他更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奉献给党和国家。他说自己能够和毛主席连在一起也是不枉此生了,自己身为一个农民最后能走到副总理这个位置上,都要感恩毛主席和人民的信任。
从农民中来,回到农民中去,是陈永贵一生的写照。退休后的陈永贵也闲不下来,主动向中央申请,希望能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后来中央也安排他在北京东郊农场做顾问,继续传授自己农业方面的宝贵经验,依然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作为一位农民出生的副总理,只有陈永贵本人才能知道这其中的艰辛。他见证的国家的改革发展史,亲自经历了“不改变就淘汰”的思想,也明白了遵循毛主席指示也要结合国情,否则就是空谈。
而吾辈作为继任者也要学习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积极跟进新时代,学习新知识,为建设美好和谐的新社会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邓公与陈永贵之间的故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百科—邓小平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大业
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皆为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和当时的情景合理设计的,不可作为参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