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1号,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都是难忘的日子。在开国大典开始前,众多国家领导人陆陆续续登上了天安门广场的城楼。
下午3时,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现场也愈发热闹,在场的同志们无不心潮澎湃。同时,现场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毛主席的出现。
随着一句激动的:“毛主席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转向了城楼台阶处。只见毛主席在一位女子的搀扶下,一步步拾阶而上。
当最后一级台阶走完,现场的军乐队演奏起了东方红。
之后,搀扶着毛主席的女子,转身继续搀扶着朱老总、宋庆龄女士登上了城楼。
当宋庆龄女士站定后,一旁搀扶的女子转身就欲离开,可下一秒却被一人给喊住了。
喊住女子的正是周总理,只见他沉声说道:“阿曾,你就站在我旁边。”
这位被周总理唤作阿曾的女子是谁,为何周总理要让她站在自己身边,一起见证神圣的开国大典呢?
曾国藩后人,投身革命
被周总理称呼为阿曾的女子名叫曾宪植,她是曾国藩的后代。出身名门的曾宪植,还曾考入黄埔军校,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外貌被称为‘黄浦之花’。
在18岁的时候,她嫁给了开国元帅叶剑英,后来还担任着宋庆龄秘书的职务,在那段动荡的岁月中,经过凛冽寒风吹拂,成为了一名坚韧不屈的共产党员。
1910年1月,曾宪植出生在湖南双峰县,她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第五代孙女。
当年曾国藩出征讨伐太平天国时,九弟就跟随其左右,一起组建了武装力量强大的湘军。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对于整个家族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出生于如此的簪缨世家,曾宪植的一生注定要不同于常人。
名门望族对于后代的培养一向极为看重,自幼时起,曾宪植就在家人培养下,熟读诗词歌赋,练习琴棋书画。
1923年,13岁的曾宪植考入了湖南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长得美丽,学习成绩在校内也总是名列前茅,成为了远近有名的才女。
但她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才女,她不似大多读书人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虽然长得极为出众,可性情很是洒脱豪爽。
在课余时间,曾宪植还参加了校篮球队,时常会在篮球场上展现出英姿飒爽的一面。
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的曾宪植,也成为了师范学校内的风云人物。
在那个时代,曾宪植种种表现都让她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当时湖南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徐特立,就很看好这位学生。
徐特立曾担任过毛主席的老师,他一向慧眼如炬,爱惜人才。
很快,徐特立就发现了曾宪植身上的潜能,于是他建议:
“你或许可以去黄埔军校试试,在那里你将会有另一番天地。”
1927年在徐特立的指引下,曾宪植报考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了我国史上第一批女兵。
虽然曾宪植家世显赫,可她身上却无半点世家千金的娇气,在军校的生活中吃苦耐劳,在多次训练中都能拔得头筹。
因为在军校内的出色表现,曾宪植成为了叶剑英所在的军官教导团的准尉文书,后来还参加到北伐战争中去。
彼时曾宪植17岁,正是女子一生中最好的年华,而比她大13岁的叶剑英正是意气风发的将领,两人在长期的工作往来中,逐渐生出了情谊。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迫害了不少共产党人。
叶剑英义无反顾选择了“通电反蒋”,更是在白色恐怖弥漫时期决然加入了共产党,之后还前往广州发起了广州起义。
一直伴随着叶剑英左右的曾宪植,自然也参加了广州起义,加入到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的行动中去。
然而,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广州起义失败了,曾宪植等人也紧急转往香港,从事地下工作。
参加革命,缔结姻缘
1928年,曾宪植经过了组织的考验,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女战士。
同年,18岁的她嫁给了31岁的叶剑英。
不久后,组织上安排了不少优秀同志去苏联留学。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才能打好这场硬仗。
本来曾宪植是要随夫一起去往苏联留学的,可最后因为留学人员超额,组织上不得不减掉一些人员。
此时,曾宪植主动让出了名额,让给了更需要的人,而自己则留在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地下工作凶险异常,曾宪植在险境中不辞辛劳的工作,可不久后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抓捕了。
幸得其他地下工作者们的营救,她才终于得见天日。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曾宪植前往日本留学,可这趟留学之旅充满了艰难险阻。
在其前往日本不久后,日本政府开始盘查在日本的中国共产党人,而作为地下党员的曾宪植再度被抓捕起来。
在异国他乡身陷囹圄,曾宪植的心中凄恍不已,难道自己再也无法为革命做贡献了吗?
为了继续为革命战斗到底,她开始想办法自救,故意对日本人透露了自己是曾国藩后代的信息。
其实曾宪植心里也没有底,自己说出这一重身份,日本人是会放了她,还是继续囚禁?
但为了继续干革命,她只能奋力一搏。
很快,曾宪植知道自己赌对了,日本人在得知其是曾国藩的后代后,因为敬重曾国藩,当即将她放了出来,并未再为难她。
1931年,曾宪植结束了留学回到祖国的怀抱,还见到了叶剑英。久违的故土,分别许久的丈夫,这一切都让她感慨不已。
不久后,党中央安排夫妻俩前往中央苏区继续展开工作。
然而这一次,夫妻俩却依然未能同行。在出发前,叶剑英对妻子说:“我们还是分头行事吧。”
曾宪植对丈夫的话诧异不已,为何丈夫会这么说,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面对这曾宪植疑惑的眼神,叶剑英说出了顾虑。
“前往中央苏区的路程,难免要经过国民党的封锁线,你的容貌太出色了,很容易引起敌人注意。”
当时,党内不少同志在穿越封锁线的时候,为了避免暴露都会选择事先乔装,伪装成平头百姓的模样。
可曾宪植实在是长得太美、太惹眼了,即使化妆也难以掩盖她的美貌和气质。
要是在途中不慎暴露了,再落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手里,恐怕就再难全身而退了。
曾宪植在了解丈夫的顾虑后,很快表示了理解,于是夫妻二人只能再度分隔两地,在不同的地方为革命而努力。
分别后,曾宪植再赴香港工作,在西安事变后,被调到武汉《新华日报》工作。
不久后,国共两党在多方调停下终于统一了抗日战线,而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进入到国民党统治区内,夫妻二人得以再度见面。
1938年10月,曾宪植在烽火中生下了儿子叶选宁。
彼时抗战形势严峻,丈夫常年在前线,自己又要工作,为了孩子的安全,她不得不将孩子送到湖南老家,交到了娘家人手里。
当时叶选宁还不满一周岁,在母亲离开前像是预感到了什么,在襁褓里哇哇大哭,而曾宪植只能狠着心转身离去,继续投入到抗战中去。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曾宪植压抑了个人情感,将家国大义放在首位,在烽火中来回奔波。
可因为长期分隔两地,她和叶剑英的夫妻缘分,也终究还是被乱世给斩断了。
为革命奉献一生
1941年曾宪植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马克思列宁学院进修,在赶往延安的路上,她的心中激动不已,夫妻二人总算可以团聚了。
此前因为忙于抗战工作,再加上通讯的不便,夫妻二人已经许久不曾联络了。
曾宪植一路上都在想,丈夫见了自己会是什么反应呢?
然而真到了延安,她的夫妻团聚的梦却碎了。
原来,在分别多年的时间里,叶剑英已经和另一位女同志结伴,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曾宪植当下心痛不已,为了保留最后的体面,她转身便离开,一路上都泪流不止。
等到平静下来后她也想通了,夫妻二人长期分别感情早都淡了,况且前线抗战那么辛苦,有一个人能照顾叶剑英也是件好事。
她18岁嫁给叶剑英,两人13年夫妻因为革命、抗战错过了太多相守的时光。
曾经二人因为缘分走到了一起,现在缘尽了,她应当洒脱放手,成全曾经的挚爱。
曾宪植在31岁和叶剑英离婚,独自带着儿子叶选宁生活,终身未再嫁。
离婚后,她专心在马列学院学习,学成后被安排做一些妇女统战的工作。
抗战结束后,她还成为了周总理夫人邓颖超的秘书,两人一起为解放妇女而努力。
因为其出色的工作能力,毛主席、周总理都对她颇为赞赏。
毛主席日常都亲切的称呼她为阿曾,经常会将重要事务交给她做,还笑盈盈的说:
“阿曾办事,我放心。”
1949年3月,曾宪植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希望她能去担任宋庆龄女士的贴身秘书。
宋庆龄作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在蒋介石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全面清剿共产党员的时候,一直很支持我党的革命事业。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她一直在积极奔走,促成两党统一抗战阵线。
之后,在八路军抗战艰难时期,多方演讲、呼吁、为我党军队提供物资、人力各方面的援助。
对于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士,我党一向极为看重。
当有人提议为宋庆龄选一个贴身秘书,照顾其日常生活时,周总理第一时间想到了曾宪植。
“阿曾为人处事很细腻,由她去做宋庆龄女士的秘书再合适不过了。”
邓颖超也夸赞道:“是呀,阿曾在我身边工作,她的实力有目共睹,我相信一定能做好的!”
曾宪植得知周总理夫妻对自己的看重后,很是感动,她表示一定不会辜负二人对自己的期望。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办开始前,曾宪植心中同样激动不已。她搀扶着毛主席,朱老总、宋庆龄登上城楼。
天安门城楼的台阶共有一百多级,每走上一步,她的心中都感慨不已,革命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当宋庆龄女士站定在城楼上后,曾宪植功成身退正准备离开时,却被周总理喊住了。
“阿曾,你就站在我旁边罢,就要开始了。”
听到周总理的话后,曾宪植眼中含满了泪花,随即便走到了周总理身旁,等待大典的开始。
下午2点左右,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发言,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站在周总理旁边的曾宪植亲眼见证了神圣的一幕,毛主席的致辞,群众们的欢呼声都在昭示着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曾宪植进入全国妇联工作,这一干就是四十年。
从副秘书长到机关党委书记,她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总能将手头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生活中,曾宪植也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她一面抚养儿子,一面兼顾事业,受到同志们的爱戴。
曾也有人劝她再找个伴,可她却都拒绝了,她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全国妇联的工作中。
1989年10月11日,曾宪植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曾宪植虽然出生名门望族,却没有丝毫世家千金的骄纵,在最好的年华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并为其奉献了一生。
这样的优秀女性值得后人的铭记,即使在浩瀚的天空中,她的故事也能如群星闪耀,照亮每一个人的心间。